第158章 招募鄧艾,劉封的漢水屯田(6k)_三國:我不是劉封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 三國:我不是劉封 > 第158章 招募鄧艾,劉封的漢水屯田(6k)

第158章 招募鄧艾,劉封的漢水屯田(6k)(1 / 2)

襄陽城內。

幽靜的小閣內,劉備斜倚憑幾,手捧書簡。

看似在溫書,實際上卻是心不在焉,連書簡都拿倒了。

即便是如劉備這般身居高位的皇帝,在即將麵對失散了十幾年的親女兒時,內心也難以平靜。

趵趵趵.

踏地的腳步聲響起。

劉封大步而來。

“父皇。”

聽到劉封的問禮,劉備連忙將手中的書簡放下,坐直了問道:“吾兒,可還順利?”

劉封如實稟道:“父皇不必擔憂。兩位小妹和兩位外甥都已入城,兒臣已安排人先帶她們去齋戒沐浴,稍後就會到來。”

劉備輕輕鬆了一口氣:“那就好。那就好。”

劉封又道:“還有一事,需向父皇言稟。曹賊有意羞辱父皇,竟為兩位外甥取名為‘猘’和‘豚’。

兒臣不忿,又見兩位外甥自以為卑賤,故為兩位外甥更名為‘爽’和“瓚”,去其‘曹’姓,改為劉姓。若父皇認為可行,兒臣就書呈宗正,祭名於太廟。”

正常而言,要將皇帝的外孫改姓為劉,需要宗正提名、劉備降詔,然後祭名於太廟的。

如今的宗正,乃是振威將軍劉璋。

雖然劉備跟劉璋因西川而生嫌隙,但劉備也深知奪同宗基業有損德行,對劉璋也心懷愧意。

故而在稱帝後,劉備就派人去荊州下詔:以劉璋為宗正,負責皇室宗親與外戚的名籍、譜牒編纂、區分嫡庶親疏,授權參與審理諸侯王違法案件等等。

劉封雖然替兩外甥取了名,但禮法上的流程也是得走的。

“哼!”

一聲冷哼,讓劉備怕見女兒的不寧心緒轉為怒意。

“一群贅閹遺醜,竟也敢羞辱朕!朕的外孫,豈能為‘猘豚’!吾兒取的名字不錯,‘爽’為良馬,‘瓚’為美玉,二子皆為劉家千裡駒也!

待今夜宴後,吾兒就可書呈宗正,記二子之名入宗室,擇日祭名於太廟。”

在劉封說出“祭名於太廟”時,劉備就明白了劉封的用意。

如今的劉姓宗室,太少。

劉備一脈,子劉封、劉禪,孫劉林。

即便加上劉璋一脈,也不超過十人。

要執掌天下,宗室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劉爽和劉瓚雖然是曹純的兒子,但如今曹純已死,兩兄弟在曹家也自小被視為賤種,對曹家沒有歸屬感隻有恨意,劉備也不願意兩個外孫繼續姓“曹”。

於情於理,入劉姓宗室都是很有必要的。

(注:上章末尾表兄改為表弟,劉爽和劉瓚的年齡應比劉林大。)

等待期間,劉備又想起一事。

問道:“如今朕已得了襄陽,今後不論是北伐曹丕還是東征孫權,亦或者抵禦曹丕和孫權聯手相攻,都會以荊州為重心。成都偏遠,多有不便,朕有意遷都江陵,又恐朝中公卿反對,吾兒可有良策?”

遷都江陵的事,劉備已經考慮多日了。

劉備最初在漢中稱王時,是想效仿高祖在以漢中為基謀取關中,進而圖謀天下。

後來局勢變化,不僅讓劉備得了上庸、夏口東西兩處戰略要地,還讓劉備成功奪回了襄陽,戰略重心自然也就從益州又回到了荊州。

太子劉禪雖然在成都監國,但也不能一直監國,戰事結束後,劉禪就得將權力再交還到劉備手中,否則一國兩君,政令就難以有效的推行。

然而成都又太偏遠,若是劉備回到成都去處理朝廷大事,各項政令都難以及時傳至荊州。

劉備不想回成都,故而生了遷都的想法。

隻是這遷都事宜,涉及麵太廣,牽扯的利益也多,不是劉備想遷都就能遷都的。

如法正、射援、孟達等關中人,一直都想屯田漢中徐圖關中,而益州人又在劉備攻打漢中的時候大力支持。

不是人人都隻懷揣複興漢室的理想跟著劉備,大部分跟著劉備的都是想升官加爵封侯拜將蔭庇子孫的。

劉備不能隻考慮荊州人的利益,而不考慮其他人的利益。

“父皇,此非兒臣所長。”劉封麵露難色。

倒不是劉封故意推諉,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劉封都不擅長應對這類事務。

頓了頓,劉封又道:“昔日父皇隻有新野小縣,丞相都敢為父皇獻奇略分天下,足見丞相之才,冠絕天下。如今荊益二州,也基本上實現了丞相當初的構想。

十餘年間,天下大勢如滄海桑田,早已不同昔日,想必丞相心中,也有了新的構想。父皇何不派人送信,先問丞相之意?”

“你啊!”劉備無奈的指了指劉封:“丞相事務繁雜,你還要讓朕去勞煩丞相,朕於心不忍啊。”

劉封攤手一笑:“沒辦法。若論打仗,兒臣自然是義不容辭,父皇指哪兒,兒臣就打哪兒,哪怕曹丕親至,兒臣也能為父皇擋之。

可涉及遷都這等國政要事,兒臣所慮未必周全,就一定要問丞相之意方可決斷!父皇若是怕丞相太勞累,兒臣可以舉薦兩個賢才,以助丞相。”

“哦?”劉備來了興趣:“吾兒想要舉薦何人?”

劉封稟道:“新城郡督郵馬玉,水衡都尉董恢。”

舉薦二人,劉封是深思熟慮過的。

董恢本屬關羽麾下,因劉封在新城郡要鑄新幣拉攏南鄉豪族,故而劉備才派董恢去新城郡當水衡都尉。

如今南鄉已經並入新城郡,新城郡再設水衡都尉也就沒了必要,劉封又不想董恢另調他處,索性賣董恢一個人情,舉薦董恢入丞相府。

劉封跟馬玉有親屬關係,馬玉跟馬良是同宗,馬良私下認諸葛亮為大兄,舉薦馬玉既是為了馬玉的前程,也是為了跟諸葛亮之間提前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渠道。

君賢將相和,國家才能真正強盛。

劉備上位多年,對二人也有了解,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劉封的用意,不由笑道:“馬玉和董恢,都是世間少有的良才,吾兒舍得放人?”

劉封亦笑:“都是為國家舉薦賢才,兒臣豈能私用?此二人留在新城郡,大材小用了。若能跟著丞相曆練幾年,將來也必能成為國家的支柱。”

“好一個國家的支柱!”劉備大笑道:“吾兒所思,朕已明了。既如此,朕明日就修書一封送往成都,你也派人通知二人,朕的使者抵達房陵時,就與其同行。”

劉封拜道:“兒臣代兩位賢士,拜謝父皇!”

正論間。

人報劉秀玉和劉良玉攜子覲見。

劉備大喜,起身向前走了兩步,忽而又笑容一滯,停步回頭,剛坐下又起身,起身後又坐下,這一幕看得劉封不由暗笑。

“父皇,不如兒臣暫且告退?”

“彆胡猜!朕隻是在想,應該如何封賞朕的女兒和外孫。”

看到劉封嘴角那掩飾不住的笑容,劉備佯怒道:“朕忽然想起,今日還未去慰問城中孤寡,你且替朕前往慰問。”

好!好!好!

前一句“彆胡猜”,後一句就要攆人。

劉封憋著笑,識趣離開:“兒臣領命!”

來到閣外。

劉封見到了已經齋戒沐浴換上了乾淨衣物的劉秀玉、劉良玉和劉爽劉瓚兄弟。

見劉封似要離開,四人都麵露疑惑,又似有緊張。

劉封笑著解釋道:“我尚有些要事,你們直接去見父皇就可以了。”

頓了頓。

劉封又對劉秀玉和劉良玉道:“不用緊張。方才我已經稟明父皇為二子改換姓名一事,父皇已囑咐我書呈宗正,記二子之名入宗室,擇日祭名於太廟。”

聽到劉封的話,劉秀玉和劉良玉皆是麵色一喜,劉爽和劉瓚兩少年,也是呼吸變得急促,難掩內心的激動。

“祭名於太廟”就意味著:劉備已經認可了兩個外孫的身份!

兩女這十幾年以來心中的苦楚,兩少年初回的緊張,也在此刻消散大半。

劉封摸了摸兩少年的頭,柔聲道:“牽著你們的阿母,入內覲見吧。你們的外祖父,是個很溫和的人。”

看著懷著憧憬又小心翼翼入內的四人,劉封笑了笑,大步離開。

沒人知道劉備跟兩個女兒和兩個外孫聊了什麼。

據侍衛在閣外的陳到稱,在劉秀玉四人入內後不久,閣內先有哭泣聲,後有笑聲,隨後劉備更是笑聲不斷。

而在這之後。

先有燕王劉封書呈宗正劉璋,記劉爽、劉瓚之名入宗室,擇吉日祭名於太廟,

後有劉備下詔,封劉秀玉宜都公主、劉良玉為武陵公主,封劉爽為零陵侯、劉瓚為桂陽侯,委派專人教授劉爽和劉瓚習文練武,恩寵可見一斑。

到了四月。

司馬懿派人來稱:已經按名單尋到六十餘人,其餘人或是不願、或是不在、或是無蹤。

在與劉封商討後,劉備同意了用這六十餘人交換曹仁、滿寵、趙儼三人。

失散十餘年,能換回六十餘人,已經是幸事。

雖然這六十餘人中也有可能有魏細作死士冒充身份,但劉備依舊盛禮接納了這六十餘人。


最新小说: 棄少當道 人前小白花,偏執季總對她上癮 上交犯罪預警係統,我帶飛祖國 張九陽 揀個神爐無敵 重生:開局遇到高冷校花武館按摩 永夜星冕之領主法典 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 穿越紫徽大陸 一把斬魄刀,我即是忍界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