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越稿子很快宣讀完畢。
隨手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他的位置,甚至要比郭老師還要靠前,這是學校排出來的。
不過,也是今天的講話加成。
坐在這裡比較方便一些。
“怎麼樣?”
他看著一旁的郭老師。
“帥。”
“好。”
很快。
一段視頻迅速在網上發酵。
一直關注周越動態的鄧遠航,看到這段視頻之後,第一時間進行轉發。
標簽。
顏值帥哥#博士生#大學生#老師#。
“這就是周老師嗎?第一次看,怎麼感覺這麼帥啊?”
“本身就是比較耐看的類型,再加上身上的這麼多標簽,帥的有些迷人了好不好。”
“寧大,這種開學典禮,一般都是請那種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或者老院長進行發言,甚至不僅僅是寧大,那些老牌高校,哪一個不是暮氣沉沉的老先生在講。”
“雖然那些淳淳教誨,確實是對人生有一種激勵作用,但大多數人聽過之後也就忘了,根本不會有什麼太多的印象。”
“周老師這個稿子也不知道是誰寫的,聽完之後有一種振聾發聵的感覺。”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被周老師的這一句話震撼到了好不好!”
“這是多麼霸氣才能夠寫出這樣的詩句啊,我甚至覺得,這一句詩就是周老師自己的真實寫照。”
“把學問做到了頂點,在無數的科研創作者之中脫穎而出。”
“然後又能夠在眾多的學術人才之中,坐到了副院長的位置,身上的國家級標簽都有很多。”
“這才是山登絕頂啊!”
“我甚至覺得,周老師就是我們當代年輕人期望的樣子,一片的朝氣蓬勃,自信,水平足夠強大,再加上那種清爽的麵龐,臉上似乎無時無刻不帶著溫和的笑意。”
“整個國家,整個社會,整個民族都太需要周老師這麼一個麵孔了。”
“能夠在建築領域把國內的期刊,做到讓整個世界都在目光彙聚。”
“科研做到了世界級彆,甚至引領世界,周老師有太多的專利,哪怕是國外也在用了。”
“這就是站在了整個世界的潮頭。”
“……”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啊。”曹教授仔細的咀嚼著這兩句話。“年輕人寫的好啊,像我們這種老頭子就寫不出來這樣霸氣的詩句。”
“你才六十歲,到了我們這個級彆,七十歲可以申請退休。”
“在國內的設計行業,以及整個建築領域,都是最為頂峰的存在,哪裡就失去了這樣的雄心壯誌了。”
一旁的林教授也是笑著。
不過顯然他對於這個行業,對於自身還是比較樂觀的。
他也看了那個視頻。
可以無處不感受到自己已經老了。
這個世界終歸是年輕人的。
這也隻是一群老家夥不得不服的結果,但,依舊有很多人並不覺得這個世界現在就是年輕人的。
然而。
周越的突然出現似乎讓這個世界明白了一點,就是,年輕人也有這個競爭潛力,可以在這個大環境之中乘風而起。
可以讓世界頂尖的團隊之中出現一些年輕的麵孔,並且大多數的科研都圍繞著這個年輕的麵孔進行研究和轉動。
“他那邊的學生應當已經入學了吧,你什麼時候有課?”
“後天,明天下午坐高鐵去寧大,後天講一節課,然後回來,和周老師來京華大學的一些基本時間差不多。”
“好啊,不過周老師一個年輕人這麼折騰也就算了,你這幫老骨頭也不怕折騰散架了。”
“無妨啊,我也想去看一看他的學生。”
“順便,他的這本書編寫的,也確實好啊。”
“據說,濟省大學已經把這些教科書作為研究生課程了。”
“怎麼不是本科生課程?”曹教授有些意外。
畢竟,周老師編寫的教科書,完全對應著本科生的課程。
“本科生也看不懂啊,就按眼前的教材來說,沒有院士授課的話,哪怕是一般的博士剛畢業的教師,也得需要一個暑假來備課吧。”
“這倒也是。”曹教授輕輕的感歎了一聲。
一個暑假的時間來備課,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就怕不夠啊。
如果是一般的教師的話,可能還需要邊學邊看邊問。
因為裡麵的學問實在是太大了。
“周老師算是在學問一道做到頂尖了,接下來就是仕途了。”
“仕途啊,就連院長都升不上去,可能也得熬年齡了。”一旁的林教授搖了搖頭。
“倒是也未必,上麵這麼考慮,肯定是有他的想法,我聽說上麵很看好他。”
曹教授開口。“可能是想讓他多在這個層麵多工作一段時間吧,其實也是有著好處的。”
“你是不是聽說了什麼,跟我講講?”
“不知道啊,上麵的決策,哪是我們這些人能夠揣摩的。”曹教授輕輕的搖了搖頭。
林教授覺得有些掃興。
顯然,曹教授應該是知道什麼,但就是不想說。
不想說就算了,他的求知欲倒是也沒有那麼強。
林教授繼續的研究這本書。
“小家夥到底怎麼寫出來的呢,裡麵的學術前沿,這些東西都是需要論文去論證的啊。”
“所以他不是正在論證麼。”
曹教授把一份單子打印出來,“你看看這個。”
“這是什麼?”
“這是他的團隊,包括研究生和博士生,這兩個月以來發布的全部論文。”
“這怎麼……”林教授目光震撼,“都是中文期刊?”
曹教授笑著,“因為他們的名氣已經不需要用國外的期刊來繼續的提升了。”
“這建築行業,可能真的要變天了。”
“光是這些論文的瀏覽量,就已經足夠達到超一流期刊的頂尖水準了。”
“這是什麼?這就是學術前沿啊!”
林教授認真的看著那份名單。
裡麵掛名有周越的論文,有三十篇。
其中,十五篇投到了京華大學的建築學期刊,十二篇,是建築學會的期刊。
剩下的三篇是寧大的。
前兩個是國內頂尖的建築學期刊,世界一流。
寧大,是頂級期刊,世界二流。
但是現在這些論文的瀏覽量加在一起,再加上其他論文的瀏覽量,甚至遠超那些超一流期刊的熱度。
這讓人極為的驚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