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中文期刊的話,而且都是這三個,可能真的不需要太久就能夠把這三大期刊做起來。”
“而且這種高水平的論文,也確實是世界級水平。”“不過,你說,這是兩個月之內做的?”
“兩個月做三十五篇論文?”
林教授是真的震撼了。
兩個月做出三十多篇高水平的論文。
儘管是一個團隊做出來的,也讓他有些浮想聯翩。
就連那些院士團隊,每年能夠做出來的論文,可能也就這麼多吧?
甚至那些團隊可能都有幾十人甚至上百人。
“不止。”
“我這邊看著還有二十多篇稿子,在審核當中。”
雖然說國內的期刊,隻要稍微一動心思,大多數都知道是誰做出來的。
但是審核論文的這些人,拿到之後可能手都要輕輕的抖一下。
畢竟這些論文的質量實在是太高了。
很難想象啊。
這麼多的高水平的論文,能夠給學術界帶來多麼大的衝擊。
“最近,東京大學的一些稿子,也越來越值得推敲了。”
“他們雖然也要發國際頂尖期刊,但是,京華大學的期刊也不弱,再加上有人指導,他們的熱情也就更高了。”
林教授眉頭一挑,“你是說,周老師在幫他們改論文之後,他們的投稿熱情就更高了?投到這裡了?”
曹教授也是深吸一口氣,“隻是提了一些修改意見而已,但這些意見就彌足珍貴,中文期刊,如果都是這個水平的話,那可能真的要引領世界了。”
林教授沉默了半晌。
他能夠看出來。
裡麵的一些關於建築材料的一些東西,都是周老師教科書之中寫出來的。
“周老師還真是貼心啊,不僅編寫教科書,還編寫注釋。”
是吧?
教科書裡那些你們看不懂的,學術界還沒有做的,周老師直接幫你們做出來了。
這教科書隻要使用,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
林教授照例看了一眼群。
周老師已經在群裡詢問他了,是否可以上課,如果不能上課的話,那那邊可以重新排一下。
畢竟,這一個群裡幾乎都是院士。
排不開時間,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他回了一個ok的小表情。
周越自然也是有回複。
“想不到林教授真的可以來啊。”周越也覺得有些好笑。
這種級彆的人物,在國內相當於國寶級彆。
他最開始都沒有想著能夠請得動這種人物。
而且,老一輩兒似乎都對飛機有種顧忌,林教授甚至要坐高鐵過來,至少也要三個小時。
……
新學期的天越班第一堂課。
是他要講的建築設計分析。
剛剛走進教室,就看到了眾人期待的目光。
前麵,是班裡的學生。
至於說後麵旁聽的,人數幾乎要比學生超過四五倍。
有些是本科生,有些是研究生,還有學校的老師,以及一些單純的喜歡建築學的校內外人員。
“人還是這麼多啊。”
“不過我要講的可能有些深入,你們哪裡聽不懂,隨時可以舉手示意。”
“當然,如果太基礎的,我就不會講第二遍了,可以詢問同學。”
周越依舊是把大屏幕拉開。
上麵是幾個設計稿。
“我們先通過第一個設計稿,來講空間氛圍的體現……”
他講課是天馬行空的,但都局限在這一章之內,可能會有許多發散的內容,但是,一堂課下來,你會發現,這一章的知識點,他全部都會講到。
“後麵的同學有教科書嗎?”
“沒有的話可以互相借一借,或者我這裡有電子版,然後回去複印一下。”
“那就多謝周老師了。”
周越當然是希望這些人能夠學會的。
不為彆的,隻是覺得這些人如果學會建築設計的話,那麼至少買房的時候就能夠買到空間感好一點,然後采光好一點的房子。
雖然大多數的房子都是千篇一律的,但總歸還是要有一些設計原理在裡麵。
下麵有幾個院士,也是今天要上課的老師。
他們聽了第一節課之後。
都是覺得壓力山大。
畢竟接下來,坐在下麵的就是周老師了。
如果他們學問不到家或者是被周老師質疑的話,那麼可能就真的下不來台了。
而且他們拿的教科書還是周老師的。
周老師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寫了八本書……
他們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連一本書還沒有理解透徹。
這可能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吧,甚至比人和狗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所以幾個老人都顯得有些拘謹。
讓周越比較意外的是。
這些學生居然都聽懂了。
果然啊。
還是要高水平的學生才能夠配得上這些高水平的老師。
畢竟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是現階段能夠找到的最好的了。
這些學生甚至不比京華大學本科生要差。
甚至比一般的京華大學本科生要強。
這些人能夠來到他這裡,是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的。
不過到了現在,他就徹底放心了。
畢竟按照這些學生的理解能力,那他的那些方法和方式,都將得到完美的印證。
第二節課是一位院士老先生。
講的是理論力學。
“說實話,我已經將近二十年沒有拿過課本了,在前段時間接到了周老師的課本之後,我還以為自己是看錯了。”
“這裡麵的東西有些是我都需要仔細琢磨的,有些力學的研究,我也不知道說的對不對,到時候可能還需要周老師的批評指正。”
“畢竟這個基礎的力學在發展,雖然我一直自詡是做到了這個學術的一些規範程度吧,不能說是做到了頂尖,至少在這個項目上深耕了幾十年。”
“但是這個教科書拿到手中之後,我才理解了,什麼叫做天外有天。”
“很多東西都是需要重新去學的,活到老學到老,大家一起進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