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有個叫台盤的村子,每年農曆六月六,都會舉辦“吃新節”,這是一個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而這個節日裡的重頭戲則是籃球賽。
台盤村人喜歡籃球這項運動,要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那時的台盤村就有了第一塊籃球場。
從最初的泥土地籃球場到後來的水泥場地,再到後來的標準籃球架,近一百年來,台盤村的籃球設施不斷完善,村民們對籃球的熱情和對比賽的執著也越來越強烈,尤其去年夏天,台盤村的籃球比賽吸引了數萬名觀眾趕赴現場觀看,並通過短視頻平台傳播到世界各地,聚集了潑天的流量。
隨著流量爆火,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這項旨在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增強農民群眾健身意識的全國性、群眾性體育賽事,也迅速出圈,成為了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賽事,更為推動當地體育事業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而這項鄉村籃球體育賽事,也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村ba。
新一年,“村ba”賽事即將拉開序幕,全國各地的籃球愛好者都摩拳擦掌,想要奔赴台盤村,來一場“村ba”的頂尖對決,但首先必須先從各省省內殺出重圍,拿到資格,才有機會去參加全國籃球的民間高手較量。
各省如何組隊參賽呢?
需以鄉鎮或村為單位組建球隊,每隊包括1名領隊、1名教練員,不超過12名球員,所有球員的戶籍都必須來自同一鄉鎮或村。若是新遷入的戶籍,戶口遷入時間須滿一年,年齡以18至50周歲為限。
因為這是一項群眾性體育賽事,為了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曾在中國籃球協會cba、nbl聯賽注冊過的專業球員不得參賽。
“我們柏樂村有這麼好的籃球胚子,單獨組隊如何?”梅文鼎問王子安和鐘子期,轉念一想,組隊這種事還是得由村委會牽頭,於是把目光調向王愷書記。
王愷書記不帶任何猶豫,立馬就答應了:“好啊!”
“除了他們倆之外,還得有一名領隊、一名教練,再找十名籃球隊員,柏樂村拿得出來吧?”梅文鼎再次向王愷書記確認。
王愷書記拍著胸膛表示:“我們柏樂村如今人丁興旺,還給你拉不出一支十幾個人的隊伍……”
相比其他山村人口凋零,逐步消亡,身為全國知名的明星村,柏樂村本地村民就有兩千多號人,更有工業小區、核電承包商營地那邊吸引了外來人口上千人,平日裡人氣旺盛,十分熱鬨。
“關鍵不在人多,要會打籃球。”梅文鼎強調。
“放心吧,梅主任,我們柏樂村搞不好就輕輕鬆鬆拿到全市冠軍。”王愷書記打了包票。
梅文鼎笑起來,這老王啊,辦事說話就是有一股子熱情洋溢的氣場,外人送他外號“王忽悠”,好在善於忽悠也善於落實,也正是這樣善於忽悠善於落實的性格,才能把一窮二白的柏樂村打造成如今的明星村。
梅文鼎不知怎的,從王愷那張有了皺紋的老臉上想到了他年輕時候的樣子,想到了柏樂村一路走來的不易,也想到了自己的滿頭白發。青春已逝,韶華不在,哪怕人生已經贏過很多普通人,日暮西山的年紀,一時也有了戚戚感。
“王愷呀,乾完這一任就要退下來了吧?”梅文鼎問。
王愷點點頭。
梅文鼎又問:“接班人物色了嗎?柏樂村是明星村,是共同富裕試點村,柏樂村的工作能不能乾好,事關榜樣,接班人一定要好好選。”
王愷書記點點頭:“一直在物色,屆時一定會尊重柏樂村群眾的意見,也會征求鄉黨委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