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薇薇是陳遠推薦,並不是因為孫薇薇能力強,直接被李桂珍選中,所以陳遠還是要在表麵多做一些功課,讓李桂珍認為孫薇薇確實是個好同誌。
第一印象好,接下來的工作也會更加順利。
果然看到孫薇薇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李桂珍也是眼前一亮。
孫薇薇點點頭。
“以前讀過書,雖說沒上過幾年學,但是也認識一些字。”
“後來遠哥經常在家裡教我,我也學了一些。”
孫薇薇很認真,跟著陳遠在農村的時候,她就愛學習,讀書,算術。
雖然學的沒有陳遠快,但是也不至於拖後腿。
李桂珍點頭誇讚道。
“這村裡認識字的沒幾個,會算數的更少,還都出在你們家了,真厲害!“
李桂珍是真心。
畢竟農村人想法簡單,有時候他們覺得吃飽穿暖,就已經是畢生最高的追求。
對學習文化,這種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無法顧及。
可是陳遠不僅學習認字,還帶著妻子。
可見一家子都是愛進步的同誌。
“李主任,我腦子沒那麼聰明,我想著把您說的話都記下來,以後我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孫薇薇態度好,也讓李桂珍心裡麵很認可。
李桂珍手把手的教,孫薇薇如何計表格,如何查閱各村婦女的資料。
陳遠則是被叫到了趙青健的辦公室。
趙青健回來了,帶來了一遝資料,和一疊學習文件。
趙青健抓了抓頭,上麵對於知青下鄉的事很重視。
一批一批的知青就要踏上下鄉的列車,可是前些日子,他動員各村村長和大隊長的事情,並沒有特彆順利。
這讓趙青健很發愁,各村都有抵製情緒。
這對於知青下鄉工作的開展,會造成困難。
恰好趙青健聽張鬆青說,陳遠反倒是很期待知青下鄉。
趙青健很好奇,也想問問陳遠在這方麵的看法。
“趙書記,你找我?”
陳遠推開趙青健辦公室的門,給趙青健笑了笑,趙青建對陳遠招了招手。
“過來,小陳同誌做這。”
看著桌上密密麻麻的資料,陳遠大概知道趙青健要和他商量什麼。
“這是上麵給咱們公社分配的知青名單,一會兒我還要下發到各個村,你對這件事有沒有想法?”
“趙書記,我沒什麼想法,您安排來的人我一定好好照顧,讓他們在農村接受再教育的同時,也讓他們為農村的建設發光發熱,這是一件互利互惠的好事,我支持。”
陳遠沒有讓趙青健失望。
陳遠總是這樣通情達理。
他總能站在組織這一頭。
趙青健和陳遠溝通,少了許多麻煩。
同樣他也意識到陳遠的政治覺悟不一般。
陳遠農村出身,家境這麼複雜,還能培養出這樣高尚的品格,確實不易。
趙青健還是很看重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