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足利義滿也不再猶豫,立即派了自己的姨夫,任大膳大夫的伊達政宗率領使節團前往難波京與明軍交涉。
平安京離難波京非常近,不過五六十公裡,而且沿途一路都是少見的平原區,可以說是暢通無阻。
使節團中午出發,第二天清晨抵達。
此時大明的船隊已經在難波京,但由於還是怕觸礁那個問題,不敢靠近海岸線,而是把船固定在海上,用小船靠岸。
在主艦上,廖權和吳良正在看導航,廖權指著導航說道:“這裡在輿圖上說是大阪,但當地人好像叫這裡難波京,不知道怎麼回事。”
“彆管叫什麼,到了就行。”
吳良說道。
“接下來我們怎麼辦?”
“問問朝廷的意思吧。”
吳良隨後撥通了短波電台,過了一會兒那邊有人答道:“南京電訊一處。”
“我們是東海艦隊,現在已經到了日本大阪,想問問陛下,接下來該怎麼做,是要殺進他們的京都嗎?”
“稍等。”
那邊電訊一處的人又連通了朱元璋的警衛處對講機,片刻後對他們回答道:“陛下說,將他們的國王生擒回大明受審,可以扶持他們的幕府作為傀儡,讓他們挖掘金銀礦產運回大明。”
“為何要扶持幕府傀儡?都殺了不就行了嗎?”
廖權納悶詢問。
電訊一處那邊回答道:“陛下說了,都殺了會讓日本國內陷入混亂,如今大明還不能完全占領日本,當先逼著他們運金銀硫磺等礦藏為主。”
這其實是老朱的意思。
按照朱雲峰的想法,應該都殺掉。
把日本天皇以及幕府、地方大名、世家門閥、武士階級全部鏟除。
因為朱雲峰覺得,一旦大明這麼做了,那勢必會引起整個日本的武士階級恐懼,從而集結部隊來攻打明軍。
明軍趁著這個機會掃清整個日本,殺個血流成河,弄死幾十萬人,隻留下一堆平民當礦奴。
但老朱覺得這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大明遠征日本,日本殺大明的使者隻是借口,真正要得到的,還是日本豐富的金銀硫磺礦藏。
比如佐渡金山,石見銀礦等等。
大明如果消化這些礦藏的話,將不需要再從現代搞銀子,一來降低對現代的依賴,二來也是降低暴露的風險。
如果按照朱雲峰的意思做的話,鏟除整個社會階級,大明就需要重新再構造一套體係。
不管是從大明派遣官員管理,還是在當地選人管理,都要大量的時間成本,不利於大明馬上就能從中獲利。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學西方殖民者那一套。
扶持當地親大明的勢力,讓他們去管日本平民土著,大明隻管可持續竭澤而漁,往死裡壓榨日本就行。
簡單來說,朱雲峰那一套屬於簡單粗暴的人殺光,然後殺雞取卵,造成日本內部動蕩,從而讓大明很長一段時間無法開礦搞錢。
老朱那一套則是細水長流,對日本搞殖民主義,雖然短時間內不能殺太多的人,但長遠來看,對大明更有利。
這套辦法還是朱雲峰給他的,讓朱雲峰有點後悔了。
雖然朱雲峰也知道這麼做最好,對大明來說利益最大化,但對日本必須區彆對待才行。
奈何老朱如今已經不是那麼好忽悠的,他奉行的是大明利益至上,在這一點上,朱雲峰的規劃損害了大明的利益,自然不會選取。
因此現在吳良他們接收到的也就是這樣的命令。
“是。”
聽到南京的回信,吳良應了一聲,隨後對廖權說道:“聽到了嗎?準備攻打京都吧。”
“聽說日本現在有南朝和北朝,有兩個國王呢。”
“都抓了。”
“嗯。”
廖權點點頭:“到時候派一隊人去就行。”
說話間,外麵對講機有人報告道:“報,將軍,遠處來了一隊日本使節,他們離得很遠就跪下磕頭,現在怎麼辦?”
“哦?”
吳良與廖權對視一眼,隨後廖權說道:“我去看看。”
“嗯。”
廖權隨即下了船靠岸過去。
岸邊上的明軍正在尋找駐紮營地。
他們打算以大阪為登陸點,橫掃整個日本。
此刻難波京周圍漁民都逃跑了,隻剩下零星的漁村,澱川邊上難波京城池緊閉,寂靜無聲。
伊達政宗率領使節團遠遠地下跪。
他可是聽說了,明軍離得很遠就可以殺人,因此不敢靠近,隻能遠遠跪著,請明軍自己過來。
廖權下船後,帶著數十人走了過去。
離大概二十多米,眾人就舉槍瞄準,嚇得伊達政宗連連磕頭求饒,磕磕巴巴地用漢語說道:“將軍饒命,饒命。”
“你是什麼人?”
廖權問道。
“下邦小臣大膳大夫伊達政宗見過將軍,小臣奉足利義滿大將軍的命令前來向大明賠禮道歉。”
伊達政宗慌忙說道:“大將軍是非常敬仰大明的,之前殺明使的人是南朝的懷良親王,與我們北朝無關啊。”
“無關?”
廖權冷笑著威脅道:“不管如何,殺我大明使者就是死罪。管你什麼南朝北朝,隻要是日本國王,按我大明皇帝陛下的命令,就該送去大明受審,但有阻攔者,殺無赦。”
伊達政宗臉色慘白,與使節團的其餘人一起磕頭不止道:“還請將軍明察,這真不關大將軍的事,將軍要明辨是非,不能錯怪好人啊。”
“哦?”
廖權故作思考道:“既然如此,讓你們將軍親自過來,向我們下跪道歉,把事情經過闡述一遍。不然的話,我們就血洗日本,雞犬不留!”
“啊,這”
伊達政宗麵露遲疑。
在日本室町幕府時代,人們是不尊敬天皇的。
比如後小鬆天皇他爹光嚴天皇出平安京到外麵出巡,遇到一個大名土岐賴遠。
天皇的近侍就說:“天皇在這裡,快下馬迎接。”
結果土岐賴遠大怒道:“什麼天皇,狗天皇,看我射他一箭。”
那場景跟狗腳朕差不多。
當時土岐賴遠就拉弓給了光嚴天皇一箭,然後命令手下武士衝過去,把光嚴天皇以及隨從公卿一頓暴揍。
從這一件事就能看出來,幕府時代的天皇基本也就是個吉祥物,不止是大名、守護、武士,甚至連底層平民都不一定高看他幾眼。
民間不乏有廢掉天皇的聲音出現,若不是幕府內部也派係林立,有一些需要利用天皇名義把持權力者,恐怕就連足利義滿都要把天皇廢掉,自己來當皇帝了。
但幕府將軍就不同了。
天皇沒有實權,是因為天皇手底下沒有軍隊。
而幕府將軍都是有著軍隊支持,東征西討,把各地大名打服,這才成為實質上的日本共主。
所以幕府那邊送兩個天皇過來,押去大明受審無所謂,再立個天皇就行了,反正皇室成員那麼多,不怕沒有天皇可立。
可幕府將軍如果被押去大明的話,那日本就得亂套,又變成群雄爭霸的存在。
因而伊達政宗不敢答應。
見他猶豫,廖權冷笑著指著遠處的山坡道:“看到那山了嗎?”
“看到了。”
“老吳,把東麵海邊那座小山坡夷為平地。”
廖權拿出對講機跟吳良說道。
“好。”
吳良應了一聲,隨即給五艘軍艦下令道:“東麵小山,所有炮口準備!”
“杭州艦準備完畢。”
“蘇州艦準備完畢。”
“常州艦準備完畢。”
“揚州艦準備完畢。”
“淮安艦準備完畢。”
“發射!”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頃刻間。
上百門火炮齊射。
在伊達政宗震驚的目光當中。
遠處的小山坡頓時迸發出巨大的爆炸。
硝煙彌漫。
隨著海風吹拂,塵埃過去。
那原本大概四五米高的小山坡,此時上麵的樹木全被炸光,連地麵都硬生生矮了大半截。
真的快夷為平地了!
見此情形,伊達政宗顫抖著道:“小臣馬上回去,請大將軍過來向大明賠罪!”
說罷倒退著爬了幾米,隨後連滾帶爬地跑了。
看到他離去的背影,廖權四下掃視,與士兵們對視一眼,隨後哈哈大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