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急得抓耳撓腮,問道:“師父,怎是壁裡安柱?”
祖師道:“人家蓋房,若欲教堅固,須是將牆壁之間,立一頂柱也。然若有日,大廈將頹,他必朽矣,此謂之壁裡安柱。”
悟空明悟,擺手道:“據師父說,此般卻也不長久,不學,不學!”
祖師道:“你卻個貪心的。再有‘靜’字門中之道,‘動’字門中之道,你學否?若教你學,我一並傳你。”
悟空喜道:“師父,怎說,怎說?”
祖師道:“你且聽之,‘靜’字門之道,是些休糧守穀,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並入定坐關類。‘動’字門中之道,是些摩臍過氣,用方炮製,燒茅打鼎,進紅鉛,煉秋石,並服婦乳類。你若教學全,我一並傳你。”
悟空聞說,未有動心,問道:“師父,這等可得長生否?”
祖師搖頭道:“此欲長生,如‘水中撈月’罷。”
悟空問道:“何作水中撈月?”
祖師答道:“月在長空,水中有影,看得見,撈不著,故作‘水中撈月’。”
悟空一聽,搖頭:“也不學,也不學!”
薑緣見之,笑了笑,此猴兒卻也是個道心不移的,一心為長生,祖師教二數旁門,不動其心。
祖師聞得悟空言說,取一戒尺,指定悟空,從壇中起,走至班中,說道:“猢猻!這般不學,那般不學,你待如何?”
說罷。
祖師將悟空打了三下,遂倒背著手,行至薑緣身前。
薑緣心領神會,用手攙著祖師,往瑤台下去。
祖師同薑緣行至中門,將中門關上,卻不講道。
班中大眾驚怒,又是怨聲,說道:“你這不識禮的潑猴!師父傳你門道,乃你緣法也。你這般不學,那般不學,惹惱師父,卻教我等如何!”
眾等各不相一,那學了門道,心中浮躁的,鄙賤嫌惡悟空。那未學門道,心中生妒的,生了害心。
悟空不惱,滿臉陪笑,暗中卻破盤中之謎,隻道祖師打他三下,教他三更時存心,祖師倒背著手,又關中門,是以教他走小道去台後,不可使人知,又至大師兄身前,是教他先得大師兄意,方是秘處傳他長生妙道。
……
靜室裡。
薑緣侍奉祖師歸此,他亦是個靈性的,怎不知祖師盤中之謎,他說道:“師父,怎地傳道就罷,卻將弟子給並入了。”
祖師盤坐蒲團,笑道:“童兒,你隻管磨其心性就是,若教其心定,放過來,若教不行,喚其好生磨礪就是。”
薑緣隻得應下,唱了個喏道:“師父,悟空師弟今之心性,卻是上等。然師弟乃是天地生成者,若教其成道,恐主客顛倒,生了災禍。”
祖師道:“童兒,你且記,道在腳下,你我勸誡,若其不聽,那便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