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滿眼墮淚,說道:“真人,非我所願。那道人有些法力,強行拘拿,我未有法力抵抗,隻能任由擺布。”
薑緣說道:“你乃一方土地,你既受拘拿,怎不上報天界,請其做主?”
土地垂淚道:“真人不知,原因有二,一來,我官小,上不達天聽。二來,那道人與一江龍王有些姻親,有其包庇,任我如何上報,俱拿道人無法。”
牛魔王將混鐵棍放下,說道:“一江龍王,有這般能耐?”
土地道:“那龍王有些能耐,但其受水猿大聖管轄,正是借著水猿大聖的名頭,方才成勢。”
薑緣問道:“水猿大聖是何等?”
牛魔王道:“老爺,這水猿大聖,我知得一些。此妖居於淮水之中,遇水即興,常興風作浪,以成水患,乃是一大妖魔也。當年有聞禹王曾壓水猿大聖,但不知為何教其逃出,這廝神通廣大,無神可收,作亂多時。當年我喜交豪傑,曾與之相會,不料這廝看不上我,我與之賭鬥,非其對手。”
薑緣道:“此事我已知悉。你且安心,我定將這等事轉達天界,是非曲直,定有人前來為你主持公道。”
土地再三叩拜,說道:“多謝真人,多謝真人!”
薑緣道:“你且遠去躲好,莫教那道人將你拘走,待天界知得,定有人來處理此事。”
土地道:“但請真人上達天聽時,須使來神小心,此道人有些法力,尋常鬼神若來,恐耐不得道人,這道人有時受些金銀,連地府勾死人亦敢捉拿,隻道鬼神有錯,便將之捉拿回觀中,保全將死之人性命。”
牛魔王道:“地府吃乾飯不成?”
土地道:“一來有龍王庇佑,二來那怎說亦是道人,不受諸多條律所規,卻是難耐得他。”
薑緣道:“你且安心,我自耐得此人,你暫且先去。”
土地聞聽,再三拜禮,方才遁地而去,
薑緣叮囑牛王在左氏少待些日子,他去往武當山一趟。
牛王自是應下。
薑緣方才踏祥雲,往武當山而去。
左氏老者見薑緣踏雲而去,慌張拜倒,直呼仙人在前。
……
薑緣踏祥雲,使個慶雲法,須臾間,他便到了武當山,有祥光擁簇五百靈官而來,見了他行至,急報入太和宮中。
蕩魔天尊聞聽真人到來,下殿相迎,二人在殿中相見,互是見禮。
蕩魔天尊問道:“真人此來,可是有何進展不成?”
薑緣遂將前事儘述。
蕩魔天尊聞聽,十分發怒,道:“早聞閻浮世界多有不法,不想猖獗至此!肆意拘拿土地,乃至地府勾魂者亦可拘拿!更以玄門條律護身!”
薑緣道:“但請玄帝以此為例,我料閻浮世界,多有憑此不法者。”
蕩魔天尊沉吟良久,使一靈官取來一黑書來,再執一筆,在書上寫一玄字‘律’,他說道:“不瞞真人,我意整修律法,上表玉帝,以此律法,約束修行之人。今聞真人所言,我麾下部將行走人間時,亦常有此類之事奏說,便亦此事為主,定律一條,是以‘凡修行之人行法,於拿鬼神時,須焚香以奏北極四聖,三官大帝,酆都大帝,奏明緣由,再者請神公檢行刑審問。若有違者,去壽三年。再犯加一等者,死入酆都刀山地獄’。”
薑緣聞聲一拜,說道:“玄帝修律,功在萬年。”
蕩魔天尊搖頭道:“非我所願修律,乃天下修行之人行法,多有不從。玉帝近前四大天師使天下修行者,多有向往,以法謀私,重在飛升,怎有道心不移者。”
薑緣道:“若有此律所頒布,定能震懾不法。玄帝,近來聽聞有一妖祟,乃水猿大聖,我意往擒之。”
蕩魔天尊說道:“我亦曾聞此妖祟,但分身乏術,故不曾擒拿,若真人願往擒拿,亦是大功一件,我調遣兵將,隨真人前往。”
薑緣說道:“無須這般,且看我拿他。若我拿不得他,那時玄帝再調兵遣將不遲。”
蕩魔天尊自是應允。
薑緣不再殿中逗留,駕雲返回。
……
話表寶梁國中,取經人一眾將王後乃妖祟之事點出,使得國王悲痛欲絕,隻道害了孩兒性命。
國王悲痛之餘,奉取經人四位為上賓,以宴席相待,禮儀俱全。
席間,國王出麵以拜行者與唐僧。
唐僧起身將國王扶起,說道:“陛下,當不得,當不得!”
國王道:“我卻是糊塗,錯將妖精當賢後,以至國將不存,幸是長老一眾解救,方有我醒悟。但我孩兒因我過錯而死,我知長老有神通本事,乃是個真神仙,但請長老能救我兒,我願以我性命換我兒性命。”
豬八戒嚷嚷道:“你那一條命教妖精拿走半條,怎個還要換個新的,果是國主,會打算盤。”
沙悟淨拉住豬八戒,不使胡說。
行者說道:“你那兒叫什麼名字?今肉身可還在?若肉身還在,老孫可去地府替你一尋,不瞞你說,我與閻王有些交情。”
國王聞聽,垂淚說道:“我兒肉身不在矣,教人一把火燒去。”
行者聞聽,十分發怒,說道:“有你這般為人父者?論國,你今後繼無人,國之將傾,全在你一人之過,論家,你以父使子亡,燒毀屍身,教人死不安寧,何曾儘一父之責,有道是‘入土為安’,你燒子屍身是何理。”
國王跪地痛哭。
唐僧歎道:“徒弟,今國王知錯,不若徒弟使個神通,教他一家團聚,亦不失為一樁美談。”
行者道:“師傅,非老孫不願,他兒屍身教一把火燒成灰,老孫上那去尋屍身,便是找到他兒,如何複生?”
唐僧問道:“果是無法?”
行者眨了眨眼,說道:“若他將此身讓給他子,或是可行,但他則當身亡。”
國王道:“長老,我願以我性命換我兒性命,但求長老成全我,了此悔恨。”
行者道:“既如此,你在此處少待,老孫去往地府一遭,問問閻王,能否通融,將你子魂魄帶來。”
說罷。
行者又問許多關於太子的信息,如姓名,相貌,生辰八字,死去時期。
行者聞聽後,說道:“你這太子九月九日生?果是個修行命,有趣。且容老孫去地府一看。”
行者不再多慮,拜彆唐僧,使豬八戒與沙悟淨護持,教國王好生安頓唐僧,不教唐僧餓著悶著,便是一駕筋鬥雲,直奔地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