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5日,青山殯儀館。
《人生大事》在這片場的第一場戲,也是陳瑾正式開拍的日子。
陳賢齊和蘇婉瑜聽說兒子要開拍了,都放下了遊玩的心思,早早的來到了劇組。
他們還是第一次,在現場看兒子拍戲的一個狀態。
而謝寶瑞和劉悅今天也沒活,純當觀眾,看看自家辦公室新來的“實習生”,拍戲和真正工作時的一個差彆。
陳瑾反正是沒說這件事,但不知道為什麼彆說他爸媽,整個劇組的人都知道了。
甚至連9歲的趙金麥也來到了現場。
她媽還在她耳邊一個勁的交代:“麥麥,都是假的,不要害怕!”
可能血腥的地方,也不會讓女兒看到。
但生老病死這種事,趙金麥早就已經知曉。
倒不是胡淩從小給她做的死亡教育,而是小趙同學比較早熟,經曆過這些事。
入殮師這個職業,她倒是第一次聽說,在她媽的解釋下,她明白了這個職業的崇高性。
“主任,啥情況啊?”
剛剛化完妝的陳瑾看到片場外圍了這麼多人,問著一旁準備講戲的老田。
“好奇唄!”
“通告單昨天發下來了,大家都想要看看你這個男一號,體驗的如何?”
田狀狀倒是壓根沒啥意外的。
劇組裡麵影帝飆戲,周圍圍觀的人更多。
陳瑾現在也算是名聲在外,而且還是體驗職業歸來,又是男一號,還是第一場就拍高難度的,誰不想來看一看男主角首拍的風采?!
這陳瑾拍了3部作品,說實話還是第一次有這待遇。
《山楂樹》時雖然也有圍觀的,但並沒有這麼多人;而《失戀33天》都認識,演技也不需要多發揮,倒是《建黨偉業》第一天拍攝,人挺多,但也沒像現在這麼正式。
關鍵老爹老媽混在裡麵什麼鬼?
搞得陳瑾反倒是有些亞曆山大。
雖說陳賢齊和蘇婉瑜說過想現場看陳瑾拍戲,但這一場……有點滲人啊!
他怕老爹老媽產生心理陰影。
“不要有壓力,你拍你的!”
“你多ng幾次,他們就失去興趣了,主要通告單上說你第一場戲拍入殮師,大家都想看看……”
老田是會安慰人的。
陳瑾則是看到了今天跟自己拍第一場對手戲的演員——羅京明老爺子,龔格而這個副手都隻是順帶。
羅老爺子目前看著很有精神,不到60歲的年齡,但很是看老。
在這個圈子,有人50多看著像30歲小夥,但羅京明明顯感覺上了年紀,年輕時累著了,他16歲便一直在西安話劇團工作,到現在50多,才憑借《士兵突擊》許百順一角而走紅。
這個角色網友是這麼評價的——他們壓根沒感覺這是個演員,就是導演隨便在當地找了個農民。
本色出演。
因為完全就不像是演的。
羅京明已經把這個角色,拿捏到了邊邊角角,哪怕抽個旱煙罵人,都是一副村子裡老大爺的樣子。
這也從一個側麵說明了他的演技。
“京明今天也是第一天進組,你們兩個都是第一次,先對對台詞,相互磨合磨合!”
“台詞老師,跟他們糾正下方言!”
田狀狀朝一旁的武漢話方言老師說著。
他這番話還挺客氣,但下一句就讓羅京明嚇了一跳。
“這場戲,我準備試試多用長鏡頭!”
“這部劇有三場我設計了一鏡,昨天我跟攝影編劇聊了下!”
“尤其是出場和結尾兩場,開頭10分鐘的戲,先把市井百態在鏡頭中自然流動的感覺拍出來!”
“結尾的煙花一氣嗬成,老莫骨灰煙花爆炸時,再加個慢鏡頭的星空,將死亡詩化為視覺奇觀……”
長鏡頭,一直是田狀狀最擅長的拍攝手法。
自從想要跟陳瑾拍紀錄片後,他內心就按耐不住,想要試一試;尤其是看到昨天陳瑾把死屍修複化妝的樣子,他那種迫不及待想要一鏡到底的拍攝心願,就變得更加的強烈。
“試試,不行我們再剪輯拍!”
田狀狀這一句看似安慰,但給陳瑾和羅京明的壓力,其實比周圍圍觀者還要來的大。
如果這一段入殮的戲份,真的是一鏡拍攝……那這對於演員的要求,當然是非常高的。
而電影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會具有很強的震撼力。
沒有任何的剪輯,觀眾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場景,也不會有任何剪輯帶來的割裂之感;陳瑾一個人完成了修複的一係列動作,這對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般的視覺衝擊!
就像是,自己在親眼目睹自己的親人,在完成這一整個儀式。
很直接,也很流暢。
壓根沒有任何的頓挫和思考劇情的時間,眼神中,隻有入殮師在一絲不苟的幫人整儀的感受。
很多紀錄片會有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讓人看了很是沉浸,就是這種味道。
從而,也提升了電影的藝術效果和觀眾的觀影體驗。
這種拍攝,考驗演員的同時,對於得獎來說也是超級的加分項。
評審會優先把這個難度考慮進去。
就像是你奧運體操項目,難度分優先就上去了,要是表演的再出彩些,你的分數自然而然就比其他演員高。
“老爺子,我們來對一下戲!”
陳瑾朝羅京明說著,羅京明咧了咧嘴:“好咧!”
一旁的方言老師則是糾正兩個人的發音,因為這部電影頗具有方言特色,全片都用的武漢話台詞。
“你們感覺差不多喊我,我先去看看道具,那個假屍體準備的怎麼樣了……”
田狀狀招呼著,陳瑾則是拿著劇本,跟羅京明在那對起了台詞。
劇本圍讀陳瑾開機那天參與過,所以兩個人之間對這場戲還是了解的。
但排練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哪怕田狀狀來了兩次,跟他們討論了一會,但還是沒有對出感覺,主要是方言,陳瑾這邊沒問題,羅京明老師有些吃力的。
年齡大了,記憶力要差點,拍一段過一段,這樣或許容易些。
因為老師可以一邊教,他一邊說一邊拍,1分鐘不到一場,肯定簡單。
但現在,一鏡的話,意味著他得在好幾分鐘內,都得全程說方言台詞,這對於一個外省沒學過武漢方言的老演員來說,確實有些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