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岩湘此刻的情緒完全沒有半點嫉妒,就隻有無奈。
他相信換了任何一個人提交的申請,光看那個題目,肯定就直接被PASS掉了。
好吧,其實也不會直接被pass掉。畢竟是袁老遞交上來的,哪怕是出於對老一輩數學家的尊重,肯定也要走走流程的。
但這個證明黎曼猜想……走流程都讓盧岩湘感覺很難評。就感覺袁田這一脈吧,不是在鬨內訌,就是在為難彆人。
上次喬喻申請的項目沒能通過,張元翎可是被笑了很久。所有人都覺得,今年喬喻再申請,肯定也是廣義模態公理體係相關的項目。
那就簡單了,直接給通過。
畢竟廣義模態公理體係在世界數學界都掀起了一波研究熱潮,成了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
但誰能想到,喬喻轉頭又要開始搞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也就算了,但凡這個課題彆開的這麼大,比如改成黎曼猜想周邊的一些小命題,他忍一忍也就直接給過了。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吧首發本。
但這一上來就是完全證明黎曼猜想,這特麼的讓他怎麼評價?
項目的確是個好項目!
上百年的難題,數學界就沒有人不知道的。真要能解決就是直接申請國重項目也沒問題。
關鍵是誰知道這個命題什麼時候才能解決?畢竟基金扶持的課題都是有時間要求的,而且還是要公示的!
如果連這麼離譜的課題都批了,那些連續申請三年都被斃了的項目跟課題申請人,會怎麼說?
真的,每年都有人是最後的機會申請相關基金扶持。一堆的人都在嗷嗷待哺,年輕的數學從業者已經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但自然科學基金就那麼多,每年總是會有人要受傷。作為評審的專家,也隻能各種縫縫補補的。
盧岩湘都不敢想,喬喻的這個項目公布出去,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真的,在看到這個課題的時候盧岩湘就覺得血壓有點上來了。
袁正心跟田言真還不如跟以前一樣,沒事炮轟幾句,讓他們這些外人看看熱鬨就挺好的。
這師徒倆不相互折磨了,就來折騰其他人是吧?
是的,盧岩湘打心眼裡並沒有去怪喬喻。畢竟一個孩子能有什麼壞心思呢?大概就是單純對這個課題感興趣而已。
這也是明擺著的事情,就算喬喻不懂事,袁正心跟田言真還會不懂這些?搞這麼宏大的一個命題申報上來,明顯就是故意的。
不就是上次沒讓喬喻申請的項目通過嗎?至於這麼記仇?
把整個項目書看過一遍之後,盧岩湘有些煩。這類項目書其實都不用仔細看,能不能通過純粹可以靠自由心證。
如果看好喬喻,覺得他能在三、五年內就搞定這個世界難題,大可以頂著壓力直接通過。
又或者乾脆否了,肯定也沒人會說什麼。即便喬喻真解決了,那大家……嗯,最多像私底下談論起張元翎一樣,說笑幾句。
後者好像更容易接受。
當然如果連續兩次申請基金項目,兩次被駁回,然後兩次喬喻都成功了……
想到這裡,盧岩湘大概明白袁正心為什麼要讓喬喻提交如此離譜的項目書了。
他通不通過都無所謂,人家根本不在乎。這個課題喬喻要是真做出來了,以後隻要喬喻經手的項目大概都是閉眼過了……
誰還有臉質疑半句?
隻是袁老對喬喻的信心也太足了吧?真相信喬喻幾年內就能把這個問題做出來?又或者純粹就是賭一把?
想不明白,不過無所謂,盧岩湘隨手拿起了電話,找到袁正心的號碼撥了過去。
到了他們這個層級,乾脆直接問好了。
沒讓他等多久,對麵便接了電話。
“喂,你好。”
“您好啊,袁老,是我,盧岩湘。”
“哦,是盧理事長啊,你好,有什麼事嗎?”
本來盧岩湘還想寒暄兩句的,不過袁正心直接問事,他便也不客氣了。
“袁老,喬喻提交了一個黎曼猜想的項目,正好交給我審批。我聽說這個項目是您推薦的,所以想征求一下您的意思。”
“哦,喬喻的黎曼猜想啊,的確是我推薦的。孩子不懂事,就認定了這個項目。我也勸過他,與其直接挑戰黎曼猜想,不如先嘗試把孿生素數猜想給做出來。
畢竟他之前已經把存在無限多對素數,其間隔小於6都證明出來了。再努把力讓K等於2,我們大家都相信他能做到。但孩子不肯啊!他覺得在繼續做這個命題沒什麼意思了。
盧院士,你是不知道,這孩子怎麼勸都不聽,我沒辦法就乾脆遂他的意了。不過盧院士,該怎麼審就怎麼審,拒了也沒關係,讓喬喻那孩子知道申項目是個嚴肅的事情也好。”
盧岩湘笑道:“您要這麼說我就了解了。行吧,回頭我根據情況來。”
說完,兩人又寒暄了幾句之後便掛了電話。
盧岩湘也確定了,這個事情他最好不要悶不吭聲的就給否了,還是上會議讓大家去審。
畢竟對麵那位脾氣一直很火爆的老人家,都開始說漂亮話了,那就肯定沒什麼好事。
都已經幫他分析的這麼透徹了,喬喻連孿生素數猜想都沒申請,偏偏要申請黎曼猜想。姑且就當真是孩子任性吧。
不過袁老跟田言真也一起任性,盧岩湘是不太相信的。
如果真的是喬喻找到了證明黎曼猜想的方法,那當然是極好的。
不過對此盧岩湘還是表示懷疑。他研究過喬喻的廣義模態公理體係,就是證明孿生猜想,也還需要對框架繼續擴展。
起碼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他不太確定,喬喻是否真的能駕馭的了這個課題。
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讓大家一起做決定吧。
萬一到時候自然科學基金官網上都不好意思上個橫幅慶祝,總不能全是他的鍋……
畢竟這是黎曼猜想,而不是之前那個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搞成的新數學體係。
……
事實上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不透風的牆。
更彆提是國自然項目這塊了。
經手的工作人員那麼多,項目從網上申報開始,許多人就已經知道了。
再加上不管是喬喻,還是黎曼猜想,都挺引人注目的。
盧岩湘還在猶豫是否給過的時候,小半個華夏數學圈都已經知道了喬喻打算攻克黎曼猜想這一課題的消息。
如果用喬喻的話說就是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都已經知道的差不多了。
當然其中絕大部分人的意見,對於喬喻來說可以完全過濾掉,畢竟他做什麼項目跟那些人半點關係沒有。
也有少部分人,喬喻還是要回應下的。
比如陳師兄。
“臥槽,小師弟,現在內部瘋傳你決定轉戰黎曼猜想?而且還申請了國自然?真的假的?”
“不是,這個消息怎麼你都知道了?”
“好幾個群都在討論這個事,我想不知道都難好吧!這麼說是真的了?你真有把握?”
“麵對黎曼猜想誰敢說有把握?不過當你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可不是有把握才動手去做的!跟你講一個故事吧。你知道小數屋這個論壇嗎?”
“不是,你講的這個故事該不是當年你在小數屋上解開薛教授的方程那件事吧?我看過你早期一次訪談,你在訪談上講過。”
“你聽過啊?那你就應該明白我的想法了。當時我對解開那個方程也沒有任何把握,但結果是我解開了!
懂了吧!做任何事情,首先你都要有肯定能完成的信心,然後再去做就能事半功倍。如果你還沒開始做,就覺得沒把握,那就廢了!”
喬喻回完這條消息,然後看了眼已經差不多快完成的論文,感覺給陳師兄打的這一針雞血肯定效果不錯。
畢竟最重要的一步完成之後,後麵那些繁瑣的驗證工作總是要有人做的。
實驗室的工作已經完成了,這塊的工作又正好可以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