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把他寶貝的不行,喬喻乾脆也從善如流的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享受了一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無趣生活。
喬曦雖然很嫌棄,但還是把喬喻照顧的無微不至。用喬曦的話說,她沒辦法,畢竟喬喻是家裡的頂梁柱。
好吧,這話聽著很舒服。也讓喬喻感冒症狀恢複的很快。其實第二天就已經不燒了。
不過也正因喬曦說話好聽,喬喻乾脆又在床上多躺了一天,享受難得溫馨的時光。
躺在床上這幾天得到的都是好消息。
先是喬喻上學期的獎學金跟其他專項獎勵都下來了。
陳師兄說的沒錯,學校、學院、研究中心給錢都很大方。當然也可能是導師給力,近百萬的收入讓喬喻家庭資產再次翻番。
也算是證明了之前老好人說的那些話。打遊戲是沒前途的,搞數學才是真能賺錢……
這一度讓喬喻覺得過年的時候就給老好人送了塊表多少有些寒酸了。但沒辦法,隻能等下次回星城的時候再說了。
另外華清這邊李立行教授跟國外兩位學者合作的論文已經完成,也就是針對所有約化李代數和約化代數群的謝瓦萊定理的二維推廣的論文。
李立行專門把論文給喬喻發了過來,順便跟他討論了一下論文作者順序安排的事情。
說實話,當初袁老給喬喻安排這次合作,是想著讓喬喻能多積累一些科研的經驗來著。
根本沒想過喬喻能在課題上做出多少貢獻。但尷尬的是,喬喻當初進課題組的時候,沒幾天就解決了當時困擾了課題組很久的問題。
全局函數可以通過惠特克層的自同態來描述,且這些自同態的結構與代數群的表示有直接的關係。用數學來描述就是喬喻證明了:
經典朗蘭茲綱領中,模形式可以通過與GL(2,Q表示的惠特克模型直接關聯。所以給喬喻安排個幾作,就成了問題。
在幫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喬喻就去忙其他的了。幾乎也沒時間管這個課題。之後連組會都很少參加。
尤其是喬喻在做廣義模態公理體係之後,對於他們課題組來說就完全沒了音信。
但整個課題組,李立行、張馨文跟羅納德都很清楚喬喻對於這個課題做的貢獻……
這就很尷尬了。
當初三人決定一起合作解決這個課題,就是因為數學領域一篇有足夠影響力的論文,三人共同一作的情況其實還是比較常見的。
但四人共一作,也不是沒有,但相對少見。畢竟數學不是物理。就算上千人共同署名的論文也不奇怪。
好在讓李立行感覺頗為棘手的事情,在喬喻這兒壓根不算事,他是真不在乎有沒有一作。
一篇頂刊論文而已。與其跟人搶名,不如多要點利。
所以在電話裡喬喻很大度的表示,他不需要一作,不管幾作,署個名就行了。
然後用開玩笑的語氣表示:隻要發獎金的時候彆忘了他也做出過貢獻就行……
至於論文是投在還是JAMS喬喻也沒給建議。
隻有缺論文的才需要對這些事情斤斤計較,喬喻恰好不缺論文,也不缺頂刊論文。
接連傳來的全是好消息,對於病情肯定是有幫助的。畢竟也就是個小感冒……
退燒之後其實就已經好得差不多了,無非是喬喻感覺難得這麼清閒一段時間,乾脆躺床上放空大腦,不去想些有的沒的。
還彆說,效果很好。
休整了幾天之後,喬喻隻覺得腦子變得更靈敏了,而且這並不是錯覺。
大腦敏銳的程度,其實人是能有感知的。比如很多人都有過,一道題或者某件工作,晚上熬夜的時候死活搞不定。
但睡一覺之後,突然開竅了。隨隨便便就把難住自己許久的問題解決掉的經曆。
對於喬喻來說,情況其實也差不多,無非就是問題要稍微更複雜些。
從很像的兩個公式入手,通過同態變換去驗證模態空間中的密度函數ρM和素數計數函數π(x的某種等價關係。
諸如證明模態路徑對稱性與素數分布的關係。從高維模態空間M開始構建,再到自定義的路徑P,通過素數定理驗證實數軸的漸進規律,引入黎曼級數……
再用模態密度函數與路徑點做映射,分析對稱性與零點的關係,最後建立同態映射,並最終得出結論。
模態路徑P的對稱性與黎曼ζ函數零點的對稱性是同構的,即模態路徑上的密度函數ρM能夠刻畫素數分布的規律,並將這一問題轉化為幾何路徑的對稱問題。
看,這個問題果然也不難……
完成了證明之後,喬喻又認真從頭去檢查了幾個關鍵步驟。嗯,完全找不到漏洞,一如既往的完美無瑕。
當然這並不代表著喬喻已經證明了黎曼猜想,而是完成了第一步——已經能將黎曼猜想引入到廣義模態空間中,進行幾何化處理。
這也意味著不管模態距離、模態卷積、模態密度又或者其他在廣義模態公理下有用的工具都能用在黎曼猜想上。
打個不那麼恰當的比喻對於一位數學家而言,這就好像他把暗戀了多年的白月光,綁到了一個方圓十公裡荒無人煙的城堡裡。
理論上城堡裡有的工具都能用在白月光身上。
好吧,這個比喻的確很不恰當。尤其是從喬喻嘴巴裡說出來的時候,讓喬曦都震驚了……
“你為什麼會用這種比喻?你腦子裡在想些什麼?難道你暗戀哪個小姑娘我不知道?”
“我真佩服你!人家都隻會關心我做到這一點有多厲害,隻有你竟然關注的重點在我隨口說的一個比喻上!都說了是比喻了!”
喬喻隨口抱怨了一通。
“但你這個比喻顯得你心理不太健康。要知道心理健康比人的健康更重要。我建議你去學校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去看一下,要我幫你預約嗎?”
喬曦認真的說道。
喬喻愣了愣,問道:“你認真的?”
“不然呢!如果你萬一學壞了,能力越大,造成的破壞就越大。”
“好吧,我就是想到一個美劇情節……”
“以後少看那些國外那些變態的暴力片!尤其是彆看那些拍心理變態的。比如那個漢尼拔,以後可不能再看了!”
“知道了,以後保證不看了!”喬喻痛快的答了一句。
代溝就是這樣的……喬喻在心裡安慰著自己。三十多歲的女人喜歡瞎擔心是很正常的。
至於這不能看,那不能看的,其實很好解決。他從華清搬回燕北就行了。隻要兩人沒住在一起,他想看啥都行。
從小喬喻就明白一個道理,隻要壞事做的天衣無縫,那就相當於沒做壞事。
無非是任何事情想做到天衣無縫都很難罷了。
“所以你是打算回燕北去了嗎?”
“對啊!等會我就回去,在這邊寫論文沒感覺。還是在我的小房間裡寫論文如有神助!”
“哦,那你快點回去吧。正好省了我晚上還要幫你帶飯。要我幫你收拾東西嗎?”
“不用了!我自己收拾。”
“對了,回去了也彆忘記吃藥。醫生說了,就算感覺好了也要堅持把一個療程吃完,必須多鞏固兩天!”
“知道了!”
……
同一時間,喬喻正想著把第一篇論文寫出來,華夏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盧岩湘院士正在看他提交申請的項目書。
國內數學界研究黎曼猜想的人不多。其中翹楚大概是當年的王院士。可惜王院士故去之後,便出現了斷代。
不過王院士的學生張樹文,也是國際著名的數學家之一。在代數幾何跟數論領域都有許多重要成果。
當然也不是說華夏沒人研究黎曼猜想,不過發表的論文大都集中在一些不入流的期刊。
如果有心的話,多去翻翻就會發現,許多人都提出了解決各種世界難題的各種新方法。
隻是完全沒引發任何學界的波瀾。
真的,隻要善用搜索引擎就會發現,僅僅隻在華夏大內網裡,所謂的千禧年難題,都早已經被人解決了。
隻是解決的方法稍微有些難繃而已。
比如用太極思想解決了NS方程光滑性跟存在性問題,研究哲學的以量子化質量與經典力學質量不同為突破點順手解決了楊—米爾斯理論的質量缺口假設……
總之隻要膽子夠大,足夠自信,這個世界上沒什麼難題是證明不了的。
至於世界其他人為什麼不承認?很顯然,那些掌握著學術資源的大佬們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