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喻並不太清楚大家那些複雜的心思。主要是也沒什麼時間去惦記。
他甚至都懶得去微博嘚瑟一下。主要是論文都還沒經過審核,也因為論文正在被審核。
真的,這幾天喬喻自覺脾氣一直很好,都想跟人吵架了。
是的,這次的審稿模式明顯跟之前論文的審稿模式不同。
他不但需要直接跟審稿人郵件溝通,甚至對麵還提議直接用視頻會議的形式的審稿。方便他直接回答一些問題。
這也就罷了,但基於時差關係,每次視頻會議並不是所有人都在喬喻也能理解。
但特麼的審稿人有十二位,他隻有一個人!
也就是說每次視頻會議其他人可以部分不上線,但他卻一定要在線,不然沒法討論。
而且那幫審稿人哪有那麼多稀奇古怪的問題?
都不說他證明黎曼猜想的論文了,光是前置性論文——《黎曼猜想在廣義模態公理體係下的幾何化映射》,都被這些人提出了一堆的問題。
從這篇論文第一個引理開始:模態密度函數的幾何一致性,到第一個定理:黎曼ζ函數零點與模態路徑的幾何對應性……
喬喻都不知道那些大佬級腦子裡到底在想些什麼東西。提出了一堆的問題。
光是針對前置論文的第一個定理論證過程就提出了無數個問題。
從模態密度的正則性,到構造方式以及從ζ函數的自然引出,到模態路徑的唯一性,偽零點,多重零點,再到分布分布特征,低維模型,特殊情況討論……
尤其是那位詹姆斯·梅納德,問題最多,而且每次會議都參加!感覺就像不用睡覺一樣。
不,不止是不用睡覺,時間都用來在視頻會議裡討論了,從哪抽時間審稿?更彆提平時不用工作的嗎?不是說好了,大佬都很忙的嗎?
這些審稿人從哪抽出的時間天天跟他磨嘰?
不過大家都是聰明人,兩天功夫,喬喻就琢磨出情況不太對了。
這些審稿人哪裡隻是審稿?這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把他腦子裡關於廣義模態空間理論的各種思想跟思考過程都給榨出來吧?
簡直……太過分了!
想明白之後,喬喻毫不猶豫的找身邊的師爺爺告狀了:“師爺爺,我覺得這不是在審稿,這明明是在讓我把兩篇論文從構思到證明所有細節再重新講一遍,審稿還能這麼審的?
他們是不是在欺負我年輕?不懂規矩,以前我發論文審稿從來都不是這樣的。最多是審稿人郵箱裡提出問題,然後我給出解釋再發回去。為什麼要這麼講?”
喬喻這麼抗議的時候,專門挑了個網上會議人挺齊全的時候,十二位審稿人七位在線……
是的,喬喻是當著審稿人的麵抗議的,而且說的還是英語。
雖然這些審稿人都是大佬,但自家長輩也是大佬,更彆提審稿人還不是每個人都拿過菲爾茲獎,但自家爺爺也是拿過菲爾茲獎的……
最重要的是,喬喻就想透過屏幕看看這些所謂的前輩大佬這麼欺負學術新人,良心不會痛嗎?
可惜讓他失望了。
大佬果然都是不講武德的,所有人一點異色都沒有。甚至還主動幫旁邊的袁正心解釋起來。
“這不是為難你,而是為了加快審核進度,喬喻!畢竟你用了許多新方法。尤其是你自己開創的公理體係,非常新穎。所以必須用這種方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審核論文。
而且這些針對論文證明細節的解釋,有助於學術界能更清晰的理解你的思路。這一點對未來整個體係的推廣也很重要。我們相信你開創出一個公理體係,也希望能夠有更多人去學習使用對吧?”
這番話是詹姆斯·梅納德說的。喬喻懷疑因為這位大佬也一直在研究黎曼猜想,所以專門來找他麻煩的。
可惜的是就連袁正心也支持對方。
“喬喻,其實梅納德教授說的也沒錯,新理論大家有一些困擾也是正常的。這樣直接溝通解惑,能加快審核進度。
也算是對新方法的一種推廣。也可以帶給你一些啟發。黎曼猜想並不是終點,針對素數問題,並不是一個黎曼猜想就能完全解決的。
而且這個討論的過程也是對廣義模態公理體係一些細節的補足。教授們提出的問題,都是未來這套體係推廣的難點。講講不會少塊肉。
這一過程中,你也可以深入思考下,在這個結論之下,如何對素數分布規律進行更深層次的預測跟延升嘛。乖,趕緊討論完合格問題,中午爺爺帶你去吃羊腿,好好補補。”
當袁正心一臉慈祥的說出這番話,喬喻便知道掙紮是沒什麼卵用的。不如好好享受——享受給一眾大佬講課的樂趣。
享受的方法也很簡單,時不時的蹦出一句:“Mancan"tbesostupid……”
然後又裝作快速反應過來,說一句:“對不起……我不是說你們笨的意思,實在是這太明顯了,剛剛一不小心……”
主打一個要懷疑人生,大家就一起,大佬總不可能跟他一個年輕人計較那麼多……
當然,大佬們當然不會蠢,而且適應能力比普通人更強。
第一次聽到喬喻口中蹦出這種話,還會有片刻的沉默,甚至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但之後很快就習慣了。
甚至有人會幽默的回一句:“少年,你還太過年輕,等你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就知道腦細胞死了就不再複生的無奈了。”
總之,主打一個互相傷害。
好處也是極為明顯的。
喬喻跟這些世界級大佬的關係以天為單位,飛快的熟絡起來。而且是平輩論交那種熟絡。
大佬們習慣了喬喻的飛揚跳脫,喬喻也習慣了這些大佬們對學術極為嚴謹且為了追究一個問題死不要臉的態度。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
外界那些喧囂也漸漸開始沉寂。除了數學界跟喬喻相關的少數人外,已經沒幾個人在關心這個問題。
畢竟數學其實距離普通人其實很遠。用許多對數學無感的人話說,生活中會加減乘除也就夠了,難道去超市買個菜還需要會解二元二次方程?
這大概也是許多人很佩服數學家,但數學家卻並不知名的原因。
那些讓人頭大的數學問題是看不懂的。有那個時間不如關心一些更好玩的事情。數學女神高攀不起但明星八卦起來還是很有意思的。
話又說回來,這種論文審核方式進度還是非常很快的。每個證明過程,都講一講,爭一爭,邏輯上有沒有漏洞就很清楚了。
對於喬喻來說,大概就是不知不覺中兩個月就過完了,天氣也漸漸熱了起來。
中間過了五一、六一兩個重要節日,喬喻都沒能給自己放一天假,閉關修煉都沒這麼慘。
雖然現在並不是每天都有那麼多人在了。大佬們果然還是有各種事情要忙的。但每天都能有人抽出時間來。
不止是審稿人大佬,還有他們的學生,偶爾洛特·杜根也會出現。不過這位總編大佬一般情況下不會發言,就單純旁聽。
人很累,甚至有些麻木了。
但收獲肯定是有的,在跟諸多獨立審稿人做了極為詳儘的探討之後,十二位審稿人已經有八位認可了這篇論文。
剩下四位倒也不是吹毛求疵,而是還在針對模態空間與複平麵之間的映射的唯一性跟信息是否全麵做一些技術性的爭論。
這個唯一性很重要,畢竟多義性會導致零點分布不確定。尤其是映射F如果不是雙射,就可能造成信息丟失,甚至是虛假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