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堂屋,李秀蘭忙前忙後地倒水、搬凳子,找出珍藏的茉莉花茶,比過年招待客人還殷勤。
“嬸子,彆忙活了,我們就是隨便坐坐。”
馬書記笑著說。
他的目光在屋裡掃了一圈,看到牆上的裂縫和屋頂漏雨的地方,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但什麼也沒說。
“陸川啊,”馬書記喝了口水,開門見山地說,“之前的事,我也都聽說了。你小小年紀,能站出來揭發王革委的問題,這覺悟,這擔當,真是不錯!了不起啊!”
陸川心裡七上八下的,摸不清馬書記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麵上卻平靜地說:“馬書記,過獎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馬書記爽朗地笑了幾聲:“小陸啊,你可真是個人才!多少人心裡明鏡似的,可就是不敢吱聲。”
“你倒好,還曉得用政策文件來反駁王革委,這份膽識,可不是一般小夥子有的!”
李秀蘭在一旁,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
自家兒子有本事,她是知道的,可這當著這麼大的領導被誇,她又高興又緊張,就怕兒子一得意說錯話,那可是要命的!
她悄悄扯了扯陸川的衣角,示意他穩重點,彆太張揚。
馬書記話鋒一轉,語氣沉了下來:“可現在的問題是,生產隊長倒了,春耕眼瞅著就要開始了,這可咋整?”
陸川早就成竹在胸,他站起身:“馬書記,依我看,現在最要緊的是穩住人心。王革委雖然下去了,可生產不能亂,得讓大夥兒看到盼頭!”
“哦?你有什麼好法子?”
馬書記眼神裡閃過一絲期待。
陸川沉穩地笑了笑,不急不躁地說:“書記,您琢磨琢磨,現在大夥兒乾活沒勁頭,根子在哪兒?還不是乾多乾少一個樣,大家都覺得是在熬日子!”
“說到底,就是政策出了問題!”
“你想說什麼?”
馬書記追問道,眼神銳利地盯著陸川。
陸川深吸一口氣,下定了決心:“我聽說有些地方搞起了包產到戶,把地分到各家各戶,自個兒種。”
“這樣一來,乾多少,得多少,誰還偷懶耍滑?大夥兒的乾勁兒自然就上來了!”
說完,陸川感覺心跳得厲害,這可是個敏感話題,說重了說輕了都不行。
堂屋裡靜得掉根針都能聽見,李秀蘭緊張得手心裡全是汗,就怕兒子說錯話惹了大麻煩。
說錯一句話,那可是天大的事兒!
“你小子,膽子不小啊!”
馬書記不但沒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起來,笑聲裡帶著幾分欣賞,“說說,你對這包產到戶到底怎麼看?”
陸川心裡一緊,這可是個燙手山芋,接不好就得燙著自己。可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也不能退縮。
他定了定神,語氣誠懇地說:“書記,我覺著吧,這是個好政策!您想想,現在大夥兒一塊兒乾活,出力多的吃虧,偷奸耍滑的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