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盛大的鄉試,讓聖院、朝廷以及清山書院的諸多大人物齊聚,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隨著消息傳開,無數人暗中關注著這場鄉試。
事出反常必有妖,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場鄉試絕不簡單。
滕王閣內,華天府的四千餘名考生已然落座。
七層閣樓外加臨江的廣場上,座無虛席。
龍衛每隔五米便有一人,無死角地監視著所有考生,確保秩序井然。
林回來得稍晚,按照通行文書上的考號,在滕王閣廣場臨江的位置落座。
一張案桌、一張蒲團,這便是文考的標配。
他從容地放下箱籠,取出文房四寶,靜待鄉試開始。
文考並不算難,主要是檢驗讀書人寒窗苦讀的成果。
隻要文道造詣達標,成為舉人並非難事。
舉人是文道登堂入室的標誌,也是加官進爵或追求文道彼岸的起點。
對於普通人來說,成為舉人是翻身的唯一途徑。
一旦考取不了功名,上升通道便會被封死,永遠無法改變所處的階層。
正因如此,才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說法。
“隻要鄉試中舉,擁有功名,就能官拜朝廷。”
林回低聲自語,“等有了安身立命的資本,也能為龍三的家人、魏無敵那些老將,還有大詔百姓做些事情了。”
這是他的目標,也是他跨越階層的唯一途徑。
……
“聖師和督學院院長在看我……我緊張得手心冒汗!”
“彆自作多情了,聖師明明是在看我!我可是東城尋香街的小神童!”
“巧了,我是南城春水街的小神童!”
……
廣場上的考生們注意到滕王閣中鐘指正、傅餘衡、李默白等人正低頭看向他們,頓時激動得渾身顫抖。
他們深信,這幾位大人物是為自己而來。
……
閣樓上,鐘指正、傅餘衡、嚴桑武等人正笑看著角落中的林回,目光中帶著欣賞與期待。
主考官劉洋明卻有些困惑,不明白為何這些大人物對林回如此關心。
嚴桑武和趙邰關心林回尚可理解,或許是陛下的旨意。
但聖院第五聖子鐘指正和督學院院長傅餘衡也借監考之名來看林回,這著實令人費解。
畢竟,林回在南府的所作所為,幾乎與讀書人背道而馳。
聖院竟對他如此重視,究竟為何?
‘一場鄉試而已,何必如此大動乾戈?’林回無奈一笑,心裡暗自吐槽,但很快便收斂心神,決定忽視他們的目光,專注於考試。
就在這時,主考官翰林院學士劉洋明朗聲宣布:“時辰到,鄉試第一科:文考,現在開始!”
咚——!
滕王閣中響起鑼聲,考生們瞬間安靜下來,屏息凝神,靜待考題揭曉。
隻見一名龍衛端著一個紅綢覆蓋的托盤登上滕王閣,恭敬地將托盤呈給劉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