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古九針是用來送人的,這套呢是我自己用的,至於這些各種埋針,我是打算親自送到衛生部,想讓他們幫忙普及這種新的耳針療法。”
“不光是要送衛生部,而且我還打算送一些京城裡的老朋友,讓他們也看一看,現在國外那些中醫研究出來的玩意兒。”
聽到這話,孟濟民問道:
“這個耳針療法是國外的?”
朱老點點頭:
“嗯,人家五十年代就在搞了,現在外國的醫院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臨床這塊都已經在使用了。”
說罷他頓了頓,拿著那包針說道:
“不過耳針療法說是他們發明的也不準確,這個其實在曆代醫學文獻裡就有些零散的記載,隻是沒有形成係統,或者說是沒有完整的流傳下來。”
“而他們之所以能研究出來,其實也是從咱們這裡弄過去的古籍中得出來的啟發,最開始聽說是一個法國醫學博士,結合資料弄出了世界上第一張耳穴圖,他們以此為理論基礎,完善出了耳區療法。”
聽到這裡在場眾人裡不少人都露出了恍然大悟之色,原來又是從咱們這裡偷出去的東西,搖身一變就成了他們的研發的專利了。
朱老也不得不感慨一聲:
“不知不覺人家都用了二十幾年了,而我們國內這時候居然還沒有人開始用。”
“我老頭子也是機緣巧合下,才從國外交流的中醫口中知道了這些技術。”
朱老是國內中醫界有名的人物,49年之前就已經是揚名多年,國外那些過來交流的中醫,大多數都會選擇拜訪他。
沒辦法,名氣就是這麼大。
方言知道,也就是現在出國還不方便,再過上幾年如果稍微方便一些後,很多國外的中醫機構都會邀請國內的中醫專家去講課,國家倒是也很樂意讓國內的大師出國去宣揚中醫影響。
最開始的時候甚至還不收彆人錢,不學都不行。
“不過這些人實在是有些精,老頭子我就多問了他們幾句,立馬就警覺起來了,說什麼都不願意再多講兩句。”
“後來憋的我沒辦法,找到針灸師通過香江的師兄弟打聽了一番,這才搞明白具體是怎麼回事。”
說完朱老笑笑,拿著針包指了指自己耳朵:
“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隻要是學過針灸的,就能明白其原理。”
“老祖宗的《靈樞·口問》中有記載,“耳為宗脈之所聚“,意思就是耳朵這個部位與全身經脈、臟腑有密切聯係。”
“埋針在耳區就是通過針來長時間刺激這些穴位。”
說罷他轉頭看向病床上的病人:
“就比如眼前這個病人就非常適合用這種療法,通過耳區埋針,刺激她身體的臟器工作。”
“因為身體虛弱,不刺激臟器工作,我的藥喝下去功效要打很多折扣,需要快速的治療好她,針灸和埋針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的輔助。”
在場學醫的人,隻要是會針灸的一下就聽明白了。
一個個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朱老說完後,環視一圈眾人,然後將目光落在方言和孟濟民身上。
他對著方言和孟濟民說道:
“你們年輕人最該學學這個,待會兒我來動手,你們在旁邊當助手。”
方言一怔,朱老也是要教自己啊?
PS:彙報一下均訂1079,還差21均,下午估計就多欠4000了,月票目前多了100,新欠4000,減掉這一章,目前欠大家四萬二,生產隊老鳳努力碼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