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您的通行證。”
程老笑著接過通行證,對著其他人介紹道:
“給大家介紹下,這位就是我跟你們說的那位方言方大夫。”
“我們這個中風針灸治療的基礎,就是建立在他那個藥方上的。”
這話一出,全場都靜了一秒。
所有人的目光投向了方言,然後方言聽到有學生在嘀咕:
“好年輕啊。”
程老又對著方言介紹起在場其他人:
“這些都是中醫藥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今天的治療方案就是他們想出來的。”
方言對幾人都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那幾個學生,他努力辨認了下,然後確認沒看到自己以前聽過課的教授。
接著,程老對著方言特彆介紹了一下,站在他身邊的一起施針的老師:
“這位是王玉川老師。”
王玉川?!
方言聽到這個名字後,整個人都一怔。
看到對方手伸出來和他握手,他才反應過來。
“王老師好!”方言趕忙招呼。
看著眼前這位精瘦精瘦的王玉川老師,方言腦海裡浮現出他的信息來。
這位來頭不小,和朱老程老一樣,也是第一屆國醫大師之一。
並且和朱老程老一樣,他同樣是江蘇人。
另外,要論師承這塊的關係,他和朱老還算是同門。
朱老的師父章次公,和王玉川的師父陸淵雷是師兄弟,兩人都是章太炎的門生。
而同時王玉川的師父陸淵雷,還是醫學函授學校創辦人。
王玉川雖然沒有朱老那麼名震一方,但在中醫教育界,他絕對屬於是金字塔尖的那幾個人。
他在1957年被衛生部調到京城,擔任首都中醫藥學院的教學工作。
現在已經有二十年的教學經驗了。
並且還主持負責主編全國中醫院校教材第一、二版。
後來在1978年更是直接升任學校副院長。
方言上學看過的不少書都有他參與編撰。
比如《內經講義》《中醫學基礎》《中醫基礎理論》《運氣探秘》《高等醫藥院校試用教材:中醫養生學》……
沒想到以前教授沒見到,見到教授的教授了。
“方大夫年輕有為啊,這幾天我都聽程主任提過你好幾次了,據說朱兄把他的醫案筆記也送給你了,前途不可限量。”王玉川握著方言的手沒鬆開,表現出一副非常欣賞的模樣。
方言趕忙說道:
“朱老的醫案筆記隻是借給我閱讀,後麵我還要還給他徒弟的。”
王玉川笑嗬嗬的說道:
“我看的出來,這已經是他徒弟待遇了,看來以後京城也要出一位小五毒醫生了。”
方言聽聞,連說不敢,醫案筆記也就隻是朱老治療手段的冰山一角,自己還得努力學習才行。
對於方言的謙虛,王玉川很滿意的點點頭。
然後他就轉過頭,對著幾個徒弟指著方言說道:
“看看人家多謙虛,再看看你們一個個的,尾巴都快翹上天了。”
“剛研究出的治療方案都還沒實施,效果都還不知道,就已經在想一些有的沒的了,醫學成果是那麼好拿的嗎?”
聽到這話,那幾個學生,立馬低下頭連忙認錯。
一個個乖的像是鵪鶉似的。
方言這才看出來,這哪裡是學生啊,這明明就是帶出來開小灶的徒弟。
很顯然他們都是王玉川特彆看中的學生,要不然也不能帶到這裡來。
怪不得自己不認識呢,這些人以後十有八九都是衛生部的或者研究院的大佬,人家就壓根不會出來講課。
他也不敢托大,趕忙對著王玉川表示,自己也在學習中,還打算考大學深造呢。
謙虛,反正在這種時候,謙虛就完事兒了。
一旁程老聽到方言這話,笑著對著他透露到:
“你不是以後要考大學嗎?我跟你講,王老師他就是負責主編全國中醫院校教材的人。”
方言雖然知道但是依舊要表現出一副很驚訝的表情。
王玉川說道:
“那些教材都是針對之前工農兵推薦的學生,後麵恢複後教材還會改,特彆是前麵幾屆的學生,有大量跟著名師出來的學生,甚至還有你這種拿了醫學成果的存在,基礎的東西你們早就知道,教材不好編啊……”
程老聽到後,他說道:
“教材肯定是照顧大多數人,方言他們這些人,就該重新弄個更高等的教育,要不然他們在大學裡就是浪費時間。”
王玉川點點頭,他說道:
“沒錯啊,所以學校已經在開會討論這事兒了。”
聽到這裡,方言突然腦子裡閃出兩條前世的信息來。
‘1978年,首都中醫藥大學首開中醫藥研究生教育的先河,1981年又成為首家中醫藥學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他一下將線索串聯起來,突然想明白為什麼高考恢複後第一年開始授課,這所學校就首開研究生教育,這就是針對他們這種人啊!
也就是說,他們這類學生進去,隻要是醫術和知識積累是夠的,直接就可以開始讀研究生,聽程老和王玉川的對話就能知道,因為這就是給他們這類人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