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西北孤忠_歸義非唐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歸義非唐 > 第80章 西北孤忠

第80章 西北孤忠(2 / 2)

“此事,左右仆射要擬出個章程,正旦前朕要看到奏疏!”

李忱此言不似偽裝,或者說他根本沒有必要偽裝。

黨項人是大唐在安史之亂前招撫遷入關內的民族,當時的大唐對外開放,並不在意這些細枝末節。

可隨著安史之亂後黨項各部起兵作亂,大唐在平定叛亂後便將黨項遷到銀州以北、夏州以東一帶居住。

可惜後來的德宗、文宗等皇帝不斷對黨項加以限製,加上藩鎮的一些官員放任當地豪強、商人肆意掠奪黨項族居民的羊、馬財產,不堪欺辱的黨項人便再度作亂,發展至如今,已經成為了大唐的心病。

“陛下,可令鳳翔節度使李業、河東節度使李試招討黨項!”

一名五旬左右的紫袍官員持笏板作揖,李忱聞言頷首:“此事交由白仆射你去處置,正旦前朕要看到奏疏。”

“臣遵上諭……”

白仆射應下,李忱重新將目光投向高進達。

“高押牙可在長安暫住些時日,待朝廷擬出嘉賞,再護送你返回瓜沙。”

“臣遵上諭!”

能夠見到李忱,對高進達來說便已經是意外之喜,如今得到如此重視,他自然不會有彆的想法。

見他應下,李忱也掃視了一眼群臣。

“瓜沙義旅之事,理應昭告天下,讓天下人知道他們的事跡。”

“臣等,遵上諭……”

在唱禮聲中,李忱起身離去,宦官見狀唱聲退朝。

百官紛紛起身作揖唱禮,高進達也是有樣學樣。

在他們的唱聲中,李忱沒有離開宣政殿,而是尋了一處偏殿休息,並令宦官召來了白仆射和幾名三、四品的臣子。

此時他的眼眶已經恢複如常,仿佛剛才的一切都隻是一場虛妄。

麵對走入偏殿作揖的諸臣,李忱沉聲開口:

“瓜沙之事,爾等以為如何?”

他話音落下,諸臣麵麵相覷,其中一名紫袍大員走出作揖。

“臣以為,瓜沙義旅之事理應散播,好教一些人知道朝廷威嚴猶在。”

“臣附議……”

仆射白敏中聞言附議,同時繼續道:“不如讓張議潮任沙州節度使,坐實其身份。”

“臣附議。”另一名官員也附和,同時作揖道:

“鳳翔傳來消息,尚恐熱(論恐熱)擊敗尚婢婢,如今盤踞河隴之地,若是扶持張議潮,倒也能遏製他統一河隴、河西的步伐。”

諸臣紛紛以高進達所言的沙州實力進行封賞,渾然不知此時的張議潮已經收複了五州之地。

李忱聞言頷首,目光看向白敏中:“此事便交給白仆射處置吧。”

“臣遵上諭……”

白敏中緩緩作揖,而站在一旁的六旬官員也適時走出來作揖道:

“陛下,幽州傳來消息,盧龍節度使周綝薨於任上,軍中表請以押牙兼馬步都知兵馬使張允伸為留後。”

“周綝死了?”李忱皺眉,語氣不免有些不耐煩:“死因查清楚了嗎?”

李忱如此不耐煩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盧龍鎮作為河朔三鎮中位置居北的藩鎮,其馬軍可謂犀利。

不過也正因如此,盧龍鎮的軍頭與魏博、成德的牙兵一樣跋扈,每隔幾年就會鬨著驅逐節度使。

近些年來,除了張仲武在任時間長些,其它節度使都免不了被驅逐的命運。

前任節度使張直方作為在任九年盧龍節度使張仲武的兒子,結果僅僅繼任幾個月就被驅逐。

這周綝便是盧龍軍中軍頭在驅逐張直方後所推舉出來的新任節度使,結果在任也不過一年時間就突然死了,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的死因。

“罷了,便委任這張允伸為留後吧……”

李忱忍下這口氣,最後還是擺手同意了盧龍軍頭推薦的人選。

事情商議落幕,李忱便端茶示意諸臣退下。

諸臣見狀唱聲退下,而與此同時的高進達也隨宣政殿群臣退出了大明宮。

在離開前,他回頭看了一眼建福門,心中激動不言而喻。

耗費近兩年的時間,他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將瓜沙光複的消息上奏給了長安。

儘管長安對於他來說無比繁華,可現在的他卻歸心似箭。

若非朝廷對瓜沙義旅的嘉賞還需要時間討論,他恨不得現在就帶著眾人返回沙州。

好在大唐並未讓他等太久,不過半個多月,對沙州嘉賞的旨意便傳到了他的手中。

麵對朝廷正式授予張議潮擔任沙州刺史兼沙州節度使的聖旨,高進達沒有留戀長安,而是在上表禮部後,便帶著身邊的六名沙州弟兄踏上了回鄉之路。

在他踏上回鄉之路的同時,一支隊伍終於在磨蹭中抵達了山丹城。

“山丹右果毅都尉李儀中,見過劉果毅!”

西北寒風中,身穿甲胄,外套繡衫的一名武將對麵前的劉繼隆謙卑作揖。

論起年齡,李儀中還癡長劉繼隆八歲。

但論起軍功,劉繼隆完全碾壓麵前的李儀中。

二十五歲的李儀中雖然在此之前擔任彆將,但其功勞主要是跟隨張議潮解放沙州,收複瓜州和肅州。

功勞看似很大,但實際上都是跟著主力撿功勞。

正因如此,他才將姿態放的那麼低,不然以他的性格是斷然不會對劉繼隆如此謙虛。

“李果毅舟車勞頓,我已經讓人為你與弟兄們打掃好了院子和營房,羊肉也已經烹煮上了,回到院子後不久就能吃。”

麵對李儀中,劉繼隆表現得爽朗大方,一副沒有心眼的模樣。

哪怕李渭針對過他,可他畢竟收了李渭的錢,況且現在也不是內鬥的時候。

他與李渭的恩怨日後再算,如今要做的是安撫好李儀中,讓他不能耽誤山丹發展。

“李驥,帶李果毅和兄弟們入城!”

劉繼隆對李驥吩咐一聲,李驥聞言上前對李儀中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

李儀中對山丹情況不熟悉,但他從城門口這群人的舉動來看,不難猜出劉繼隆已經將山丹經營的鐵板一塊。

好在他來山丹之前便被其父提醒過,此行爭權是不可能了,鍍金倒是問題不大,所以並沒有衝撞劉繼隆。

作揖回禮後,他便帶兵跟隨李驥走入了山丹城內。

劉繼隆與張昶等人坐在馬背上觀看著四百兵卒的隊伍,臉上露出滿意之色。

四百兵卒有近二百人是身披紮甲,剩餘則是身穿皮甲。

在河西其餘三州的支持下,想要把這二百多人裝備起來並不困難,估計在開春前就能結束。

屆時這群人也可以合理的派往祁連城、龍首山,亦或者駐守山丹城。

至於劉繼隆,他已經開始為東略涼州做準備了。

望著眼前緩緩入城的兵卒隊伍,劉繼隆笑嗬嗬的開口道:“有了他們,我們也就可以放心東進了。”

“我們向涼州派出的塘騎回來沒有,有沒有帶回什麼消息?”

他頭也不回的詢問,張昶頷首道:“十三個夥都回來了,沒有死傷。”

“番和距離我們一百五十裡,前往當地有兩條路,南邊的那條路長一百四十裡,越過焉支山後便能看到遠方的番和城,沒有太多部落放牧,而且他們在焉支山內布置有烽火台。”

“北邊的那條路長一百六十裡,出焉支山後便是涼州草原,草原上有不少駐牧留下的痕跡。”

“以塘騎回稟的情況來看,番和城北邊的草原,最起碼有四五個千人部落,牧群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張昶將情報說完,劉繼隆也調轉馬頭示意他們進城。

“第一次出手必須要得到足夠多的牲畜,不然等他們有了警惕再出手,收獲也就不大了。”

“這焉支山的積雪什麼時候融化?”

劉繼隆詢問,張昶也連忙回應:

“城內的牧戶說,通常要到三月才能融化,二月雖然也能走,但沿途沒有可供軍馬和牧群啃食的牧草。”

“這一百六十裡路,要是驅趕牧群,起碼得走五天才行,沒有牧草很難保證所有牲畜能活著走過焉支山。”

“不走焉支山,便隻能走北邊的甘州草原,可……”

張昶沒有繼續說下去,因為甘州草原上盤踞著誰這個問題不言而喻。

“走這條道,需要幾日,距離幾何?”

劉繼隆幾乎沒有遲疑的發出詢問,不等張昶作答,一旁的陳靖崇便解答道:“驅趕牧群最少六日,距離二百裡。”

“果毅,走這條道很容易被回鶻人圍攻!”張昶連忙提醒,可劉繼隆卻隻是笑了笑。

“我倒要看看,他們能不能像上次一樣拉出幾萬人來堵截我!”


最新小说: 年代文裡做極品 入伏後 人在遊神,見鬼起乩增損二將 穿越者聊天群,我沒穿越啊 水滸之新宋江 直播看診?我讀毛茸茸成緝凶高手 公路天災:惡女重開遊戲帶飛全球 熟練度固定100,我成武道人仙 穿成惡毒後媽,我養崽成了萬人迷 打排球有一車幼馴染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