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著將裝著內丹的瓷瓶收好,又吃了些蛇肉,突然想起一事,喊上燕三娘,兩人爬上那棵大柳樹。
那具白骨身後有個大蛇巢,中間有十八枚白色蛇蛋,每一顆都有拳頭大小,呈卵圓形,呈現一條線的形狀擺在乾草上。
就像兩行白色棋子,每列九顆,整整齊齊,相互之間緊緊靠在一起。“這條老蛇難不成還有強迫症?”
張玉心中疑惑,之前上樹很匆忙,還沒來得及仔細看、細想。
“我朋友是萬獸山莊的傳人,你如果不要,這些蛇蛋正好送她。”
張玉自無不可,他立刻脫下外袍,鋪在旁邊。
燕三娘拿起一枚蛇膽,放在袍子上。
她拿起第二顆蛇膽時,手卻停在半空:“蛇蛋下麵有東西。”
張玉看去,心中頓時了然:“原來如此!”
他大概知道那通了靈性的雞冠蛇,為何要將蛇蛋擺成這種樣子。
原來和乾草、樹枝一起被築成蛇巢的,竟然還有一柄劍!
劍鞘暗紅色,又臟又舊,沒有任何珠寶裝飾,看起來像是一把尋常之劍。
張玉取出它,握住劍柄,抽出半截,一股冰寒殺氣迎麵撲來。
那劍長約三尺半,刃身三指寬,微微顫動,紫光閃爍,鋒銳逼人。
這是一把神兵利器!
他微微轉動劍柄,隻見另一麵用金線盤繞著兩個小篆文。
燕三娘看向那兩個小字,頓時驚呼出聲:“紫薇?這是紫薇神劍。”
“燕姑娘知道此劍由來?”
“我派祖師在手劄中記載,她那位故人,年輕時遇見一位名叫獨孤求敗的前輩的劍塚,塚中本該有四柄劍,卻隻有三柄,唯獨缺少一柄紫薇神劍。”
“那位故人看了獨孤求敗留下的石刻文字,知道獨孤前輩生前最愛紫薇神劍,卻因為它過於鋒銳妖邪,誤殺義士,以為不祥,而棄之於山穀。”
張玉看向那具白骨:“想必此人有緣,不知從何處獲得這柄紫薇神劍。”
燕三娘道:“你的佩劍被喬勿庸的斬馬刀折斷,正好得了這柄神劍,也算天意使然。”
張玉瞥了眼燕三娘,見她語氣真誠,沒有半分對寶劍的貪戀之色,心中又是敬佩,又是高興。
他將紫薇神劍掛在腰間,看向那具白骨,胸前肋骨上有刀砍劍刺痕跡,想來是為仇家重傷之後,藏入樹上,終究還是傷重而亡。
兩人收起蛇蛋後,在柳樹下挖了個坑,把白骨小心翼翼地從樹上移下,立了個墳塚,讓這位無名劍客入土為安。
以大地為棺,柳樹為碑。
兩人離開這裡,向南走了半天,終於出了這片山穀森林,卻在外圍地帶遇上趕來搜查的國丈府家兵,還有錦衣衛人馬。
他們正被林子中的虎豹豺狼追得焦頭爛額。
張玉、燕三娘輕功不凡,此時傷勢又都已經痊愈,輕而易舉地避開他們。
月至中天時,兩人徹底離開懸鼓山地界,在山野間找了處破廟休息。
燕三娘看向他道:“你把九龍玉佩還我吧?”
張玉笑道:“你想好怎麼處理了?”
燕三娘接過玉佩,點了點頭。
“下次走投無路,還可以來清風寨。”
張玉躺了下來,透過半邊沒瓦的廟頂,看向天空中的點點繁星。
此番遭遇,雖然凶險無比,好在兩人都安然無恙,還各有所收獲。
燕三娘坐在篝火堆邊,望著那輪圓月:“峨眉祖師年少時遇見過一個人,後來她大半生,遊曆天下,隻為找尋他的蹤跡。”
張玉自然知道郭襄女俠終身未嫁,要尋找的人是誰。
他隨口道:“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
燕三娘驚訝道:“此為峨眉秘辛,你從何處知道的?”
“那些江湖恩怨雖然過去一百七八十年,但留下記載的,自然也不止峨眉一家,我恰巧在某個地方,看見過……諸多武林辛密。”
燕三娘聽他如此解釋,也覺得合理,隻是心中好奇,那藏著古今武林辛密的是何種地方。
她繼續道:“後來第二代掌門風陵師太覺得,天下男子皆負心,故而定下門規,峨眉派不許招男弟子入門牆。直至第四任掌門時,才破例……”
不知為何,燕三娘說了許多關於峨眉派的往事。
從不收男弟子入門,到男弟子做了掌門,便是如今的金頂上人,許多東西,在時間琢磨下總是變得麵貌全非。
張玉卻在想,從創派祖師郭襄女俠,到元末那位煉了九陰白骨爪的周掌門,峨眉女子確實多遇負心之人,簡直如一個魔咒。
“可憐,可歎!”
“正所謂多情總被無情傷啊。”
天亮時分,張玉醒來時,燕三娘已經離去。
江湖兒女,不拘小節。
相見離彆,因緣際會。
用不上告彆那一套俗禮。
張玉背上那捆蛇皮,把紫薇神劍掛在腰間,走到隻剩下半邊泥像的山神爺前,躬身三拜,隨後大步走出破廟,抬頭看向逐漸升起的那輪紅日。
“我也該回黑木崖了!”
不太會寫奇遇,總覺得無法說服自己。改了幾版,有些匆忙。沒時間核錯彆字,有多字錯字的,見諒,歡迎糾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