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章 狂熱的漢軍們!願為駙馬效死!_篡蒙:我嶽父是成吉思汗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篡蒙:我嶽父是成吉思汗 > 109章 狂熱的漢軍們!願為駙馬效死!

109章 狂熱的漢軍們!願為駙馬效死!(1 / 2)

漢軍八旗的軍官們,也非常滿意。

那些十戶、百戶,之前大都是普通農民,現在收入是能解決基本溫飽的農民的六倍和十五倍。

這是什麼概念?

是他們之前收入的十倍到三十倍!

相當於現代人之前還月入一千,每天回家要麵對父母的長籲短歎和妻子的白眼。結果,換了家公司,直接月入兩萬了,成為高收入人士了。那是什麼滋味?在家人麵前,又是什麼感覺?真是想想都激動!

到了千戶、萬戶這個階層,就有些差異了。

比如張柔、嚴實這種的,憑威信成為鄉間大豪的人,以前也就是過得比中等農民好過一點。

難道他們就不想讓妻子穿金戴銀?

難道他們就不想父母頤養天年?

難道他們就不想孩子頓頓有肉吃?

不是不想,更不是不愛錢,或者沒有弄錢的手段。隻是這些人心中的底線比尋常百姓還高,才沒什麼家產。

現在一下子成了大地主,而且這家財是官府賞賜的,是官府根據自己的職位發放的,光明正大之極。他們現在的心情,真是無比舒暢。

郭寶玉、史天倪等人,又與嚴實和張柔等人不同。

郭寶玉,世襲汾陽郡公,家族百十年的經營,家產早就在三十萬畝地以上了。如今投了蒙古,金國恢複失地後,這些土地肯定會被沒收。在老家修的園林,豪華宅院,也全都沒了。

史天倪家是永清大豪,能隨隨便便拿出八萬石糧食救災,還養著八百私兵,家產沒有二十萬畝也差不了多少。

其他千戶們,也有很多是鄉間擁有私兵的土豪,或者乾脆就是當地的縣令、縣尉。

其實趙朔分給他們分的土地,遠不及他們的損失。要知道,河北平原的地,糧食產量至少要比撫、昌、桓三州的地高一倍,甚至兩三倍三四倍都有可能。

不過,這才哪到哪啊?

他們自然選擇了投蒙古,自然是目光長遠之人。

這還沒一年呢,趙朔就給他們彌補了這麼大的損失,已經遠遠超過他們的預期。

另外,還有攻破中都後的巨額分紅呢!

這幾個千戶、萬戶分的財物、女子,如果都換算成銀子,是三百六十萬兩銀子。

史天倪一個人的分紅,就超過了二十萬兩。

這又是一大筆的收入。

雖然依舊不能彌補史家的損失,但也差不了太多。

而如果不投蒙古呢?蒙古軍遲早會戰勝金國,他們的的土地能保得住?

怎麼算怎麼是賺的。

而且,以後這仗還有的打呢!

何愁沒有加官進爵發大財的機會?

當然了,如果打不好仗,那就全完了。

對於千戶以上的八旗軍官,趙朔定下了五等賞罰製度。每戰之後,由趙朔、八旗萬戶、蒙古千戶、以及軍法官抹赤彆都溫共同評定。

一場損兵折將的大敗仗打下來,彆說什麼加官進爵發大財了,就是直接斬首都不是什麼稀罕事,所賜的土地也會全部收回,隻會保留他們的宅院和浮財。

什麼?太嚴苛了?

這已經是對高級軍官優待過後的結果。

對於千戶以下的軍官,則更加嚴苛。

百戶如果沒有上級命令無故撤退,直接斬百戶長,家產全部沒收,妻子貶為奴隸。

百戶長戰死,麾下士兵搶回屍體,則全部編入入敢死營,沒收全部財產。

敢死營在全軍地位最低,下次衝鋒或者攻城的序列,比巴魯營還靠前。他們唯有立下戰功之後,才能重新加入漢軍八旗,酌情返還財產。

如果沒有搶回百戶長的屍體,則全部斬殺,沒收全部財產。

如果普通士兵在戰場上貪生怕死,則不但將其處斬、家產全部沒收,而且妻子貶為奴隸。

如果普通士兵奮勇作戰,戰死沙場,則妻子土地都會為他們留著。

如果家中沒有兒子,這些土地會回收一半,剩餘的一半會一直保留到他們的妻子去世。如果妻子去世過早,會保留至女兒十八歲。

如果有一個兒子,則必須在成丁後的五年內,通過官府組織的考試,才能繼續擁有這些土地,否則這些土地會被收回去。如果有多個兒子,長子未能在成丁五年後通過官府的測試,土地也會被收回去。那些年紀小的兒子,可以在成丁三年內,向官府提出申請,加入八旗,重新獲得土地。

因為戰爭中的傷殘而退役者,待遇為在職時的一半,直至其去世。如果去世過早,會保留至最小的子女十五歲。

因為自身的疾病,或者年老體衰而退役者,待遇降低至三分之一,直至其去世。如果去世過早,會保留至最小的子女十五歲。

這是什麼?

傷殘戰死的撫恤,和養老的待遇啊!

對普通士兵的這般待遇,就算往前數一千年一萬年,臭丘八們也沒享受過!

甚至於,彆說普通士兵了,就算金國的縣令,也隻有少數人能擔任“祠祿官”,年老之後隻拿錢不乾活。

普通士兵眼中,家鄉的縣太爺已經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

想想自己在退休後的待遇,比家鄉的縣太爺還高,士兵們豈能不激動異常?

規定傳達之日,撫、桓、昌三州內,不斷響起“願為駙馬效死”的歡呼聲。

趙朔無論走到哪裡,士兵們都是大禮參拜,聲音洪亮,目光狂熱,充滿了愛戴和效忠。

這也正是趙朔的目的。

他之所以如此大方,絕不是為了保障人權,而是最大程度強化漢軍八旗的戰鬥力。

良家子為什麼戰鬥力強?

就是因為有妻有子,成為了他們的軟肋。

趙朔給漢軍八旗這麼豐厚的待遇,就是為了讓他們有錢有地有妻有子,渾身上下都是軟肋,徹底綁在趙朔的戰車上。

如此以來,形勢不利時,這些八旗兵當場戰死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了,對於千戶以下的官兵,趙朔在戰時的賞賜也是很重的。

除了戰時分戰利品之外,還有完善的晉升通道。

清朝的八旗,是從最底層的阿哈(奴隸),到努爾哈赤本人,分成了二十四個等級,也叫二十四個前程。根據所立的軍功,可以提升等級。

後世的電影電視劇中,“賞半個前程”,說的就是這個。

趙朔乾脆,將從普通官兵到千戶,設立了士兵、副十戶,十戶、副百戶、百戶、副千戶、千戶,共六個前程。隻要積攢夠了前程數量,就能夠升官。

什麼人立下什麼功勞能獲得多少前程,都有明確的規定。

比如普通士兵,一戰斬首三級,就是半個前程。斬首六級,就可以直接升副十戶了。

比如攻城先登,對於普通士兵和十戶來說,是兩個前程。

一個普通士兵攻城先登,不僅能分很多戰利品,還能直接升十戶。十戶同樣,直接升百戶。

不過,百戶再想升千戶,就得先登三次,才能獲得一個前程,升為千戶。千戶以上,則是趙朔主持的軍功憑議,是另外一套計算方法。

比如困守孤城超過一個月。千戶以下,不管有沒有參與作戰,統一加半個前程。然後,再根據所立的功勞大小,進行各種提拔賞賜。

當然了,如果作戰不利,則會拿前程來抵,甚至腦袋和家產都保不住。

總而言之,趙朔對漢軍八旗的管理,既有重賞又有重罰,務必將漢軍八旗建成一支聞戰則喜的虎狼之師。

待三個月後,八旗全部安置好,對各種軍功賞罰製度也進行了充分的宣講,趙朔也徹底收買了所有八旗漢軍的心。

然後,趙朔來到了桓州牧監。

牧監的那四千戶兩萬來人,其實叫“牧民”並不準確,準確地應該叫“牧戶”或者“牧奴”。

他們和金中都那些“匠戶”一樣,沒有人身自由,專門為金國朝廷放牧。日常需要的衣料、糧食,都是官府供應。牧場,以及牧場裡的牲畜自然也不是他們的私產,而是金國官府所有。

如今全成了趙朔的了。

現在桓州牧監,隻剩下七萬四千多匹馬,六萬頭牛,以及十七萬隻羊。

這還是多得呢。

撫州、昌州不是趙朔攻打下來的,那些牲畜已經成了其他貴人的戰利品,全部被拉走。

趙朔這才發現,自己之前估計的有些樂觀了,恐怕兩三年內,撫昌桓三州的牧監,都需要他的貼補。尤其是第一年,估計三州農業稅的三成,得貼補到這三州的牧監裡。

不過沒關係,來日方長嘛。

當初金海陵王南征宋國失敗之後,全國牧監內隻剩下了一千匹左右的戰馬,還有九十匹駱駝。但僅僅過了二十六年,就達到了馬四十七萬匹,牛十三萬頭,羊四十七萬隻。

現在趙朔的起點,比那時候的金國強多了。

趙朔估計,如果好好經營,三州牧監用不了五年,就能恢複舊觀。

金國在三州牧監內能養這麼多匹馬,說明他們為牧監定的各種規矩是非常科學的,趙朔並不準備進行大的改動。

他隻是調了兩百多人,去呼倫貝爾趙朔所建繁育優良戰馬的牧場,和那邊交流經驗,然後再看看這兩邊的牧場有什麼規矩是需要變動的。

另外,趙朔安撫了一下桓州牧監的人心,讓他們把一半的牲畜,送到撫州、昌州去。並且承諾,這些官員、牧戶的待遇,金國朝廷怎麼給他就怎麼給,不會打半點折扣。

如果乾的好了,還會給予獎勵。

非但如此,趙朔還給桓州的那些“牧戶”們,畫了一個大餅。


最新小说: 鬥羅:兵主 人在鬥破,預支成帝 奮鬥在嘉靖年間 國運LOL:吾為華夏守護神! 當你將一切做到極致 小農民稱霸荒島 帝尊獨寵:逆天邪妃帶娃跑 諸天:從吞噬星空成神開始 不是姐們兒,你要當我同桌 葬劍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