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食將逝,舞州連山城南門外的青石板路上,太平客棧的燈晃已經提前亮了起來,在晚風中輕輕搖曳。
身材瘦弱、衣著乾淨的店小二薑啟,此刻正站在門前。
他眼睛上蒙著一層薄如蟬翼的白紗,卻絲毫不影響他利落地招呼著來往客人。
“張老板,您可算來了!掌櫃的特意給您留了臨窗的雅座,說是讓您嘗嘗新到的雲霧茶。”
“喲!李爺來了,位置給您留著呢!裡邊兒請!”
“王大叔,您吃好了?慢走!歡迎您再來!”
“這位客官,您是打尖還是住店?”
“……”
薑啟聲音清亮,嘴角掛著恰到好處的笑意。
在舞州當地流傳一句話,“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認為從事這五種行當的人,經常會乾些傷天害理的勾當,大多罪行累累,即便錯殺都不能放過!
故此,若非迫不得已,鮮有正經人家的子弟從事這五種行當。
這“車船店腳牙”中的店字,就是指客棧的店小二和店老板。
雖然客棧的好賴、興衰關鍵在店老板,但店小二的作用也絕不容忽視,甚至更為重要!
除了要細心、周到地安排食客和旅人商賈們吃飯、住宿外,店小二還要具備很強的應變能力,處理好客人之間偶發的矛盾和糾紛。
同時還需要儘可能多的了解食客的喜好,並掌握一定的烹飪知識,以便協調客棧與食客之間的關係。
可以說客棧生意的好壞,除了飯菜質量和住宿條件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店小二的待客之道。
而正是因為行當的特征,加之店小二能說會道和善於察言觀色,因此也就容易結識不少三教九流類的人物。
有些心術不正的店小二,就會淪為某些勢力的探子,為這些勢力通風報信,獲取不義之財。
甚至有些客棧的店小二,還會與店老板沆瀣一氣,或聯手作案;或暗地裡加入匪幫,對來往住店的商賈客人進行謀財害命。
故此,江湖上大多客棧的店小二,秉性都很油滑奸詐,看上去令人生厭!
但這家客棧的店小二卻與眾不同,不但衣衫樸素整潔,看上去還樣貌清秀、稚氣未退,全無奸惡油滑之相。
隻是他的眼睛部位那層朦朧的白色薄紗,看上去略顯怪異。
不過,卻沒有絲毫違和感,襯托他的年齡,反倒顯出一絲調皮親切的意味,平添一種親近感。
“小啟子,幾年不見,你這眼睛上的紗巾……”一位顯然是多年前的熟客駐足打量。
“回羅爺的話,小的眼睛畏光,大夫讓蒙著養養。”薑啟微微欠身,白紗下隱約可見他清秀的眉眼,“您裡邊請,今兒個有新鮮的河鮮。”
顯然,幾年不見,薑啟還記得這客人的嗜好。
客棧內人聲鼎沸,跑堂的夥計們穿梭其間。
薑啟站在門口,卻能將大堂內的動靜儘收耳中。
“小啟子,給天字三號客人送酒菜的時間到了,你先過去吧!”
隨著掌櫃的聲音傳來,薑啟立刻答應著向後院廚房走去。
薑啟年方十二歲,出生在連山城外的一個小山村,自幼父母雙亡,被伯父收養,八歲時就被伯父送來客棧學徒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