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楊廣都讓楊安這句【那他娘就是個憨兒】給徹底整破防了。
以至於站在那裡半天都沒下定決心,這兒子到底是打還是不打?
不隻他,就連李靖,房玄齡,杜如晦三人也是。
甚至這會的三人都在想著,這要是一會陛下打楊安,他們是攔還是不攔?
攔吧,楊廣是皇帝。
不攔吧,楊安是以後的皇帝。
這怎麼著都不合適啊。
“咋了?爹你這啥表情?我說楊廣那憨兒,你黑著個臉乾啥?你跟他認識啊?”
而就在他們心思各異的時候,楊安卻已經把那圖紙搞定,目光也落在了楊廣身上。
“我...”
楊廣張了張嘴,很想說句【你爹我就是楊廣啊】,可再一想自家兒子那腦疾,卻也隻能搖頭道:“不認識,爹怎麼可能認識皇帝呢?”
“隻是你小子這也太沒大沒小了,怎麼能說陛下是...是那個啥呢?”
楊廣終究還是沒能把憨兒那個詞給說出來。
“說他憨兒咋了?我說他憨兒沒冤枉他。”
但楊安卻瞥了楊廣一眼,隨後才把自己畫的那蓋倫船圖紙拿了出來道:“爹你看看我這圖紙,就明白了。”
其實楊安還真沒冤枉楊廣。
為啥這麼說呢?
因為蓋倫船相比楊廣所弄出來的五牙戰艦,在構造上唯一的區彆就是五牙戰艦用的是槳,蓋倫船用的是帆。
其他的區彆都不大。
可帆這玩意華夏沒有嗎?
有!
西漢時就有了,三國時的赤壁之戰,東吳水師用的就是帆船。
可以說華夏的帆船使用,比西方早了一千一百年。
但結果呢?
結果卻是人家的蓋倫船是蒸汽機出現前的巔峰戰艦。
至於楊廣的五牙戰艦,雖然在曆史上也很有名,就連唐朝都一直在用,可終究還是比人家差了啊。
但這他娘的是差在技術上嗎?
不是!
技術那早了一千多年呢?
那差在哪?
差就差在楊廣這個史上大型戰艦的開創者,沒能走出赤壁之戰的魔咒。
畢竟楊廣作為一位南征北戰,開科舉,興運河,改六部,造戰艦的全能型皇帝,你要說他不知道帆,沒見過帆那不可能。
可知道帆也見過帆,卻並沒有把這東西用在他弄出來的五牙戰艦上,這是為何?
就是因為赤壁之戰啊。
確切的說是赤壁的那把火,讓以後數百年內的所有皇帝,所有水師都不用帆船了,也包括楊廣這個華夏曆史上大型戰艦的開創者。
因為在他們看來,帆船太容易著,一著一大片,全軍覆沒。
但赤壁之戰那是小船,楊廣開創的五牙戰艦可是長三十三米的大型戰艦,這小船跟大型戰艦能一樣嗎?
不一樣。
小船因為小才晃悠,因為晃悠才需要連船,因為連船才會一燒一大片,全軍覆沒。
可大型戰艦不需要啊。
一個大型戰艦本就相當於無數小船的合體,哪還需要用連船的方法來保證穩固性?
既然不需要,那也就不存在一把火全軍覆沒的可能。
不存在這種可能,為啥不能用帆呢?
是嫌帆省力?還是嫌帆的機動性比槳要好?速度比槳要快?
都不嫌。
歸根結底還是赤壁之戰的魔咒太強,這一戰讓往後數百年的水師都走進了一個誤區,走進了一個帆船易敗的思維盲點。
確切的說,就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小船和大型戰艦的不同,也沒有意識到大型戰艦根本就不需要小船那種連船戰法。
楊廣也沒意識到。
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因為在隋朝之前,是沒有哪個朝代擁有大型戰艦的,五牙戰艦就是曆朝曆代大型戰艦的鼻祖。
鼻祖嘛,連個能參考的都沒有,那肯定是最難的。
這一點楊安其實也是能理解的。
“這,這是帆船?”
但楊廣在看了楊安那圖紙後,卻瞬間眉頭皺了起來,隨後更是對著楊安道:“安兒啊,這帆船怕是不行,若是起火,那可就如那三國赤壁一樣全完了。”
楊廣果然還在赤壁的魔咒裡困著,甚至就連李靖他們也是。
沒辦法,赤壁之戰的教訓在那擺著。
“怎麼就全完了?爹你是要像赤壁那樣連船嗎?”
楊安也這才笑眯眯道。
他打算幫自己老爹走出這個魔咒,或許哪天還能對彆人產生降維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