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錯愕看著麥鐵杖和楊義臣,臉色已經徹底沉了起來。
侯君集,還有李世民身邊的親兵們,此時也同樣神色很不好。
因為現在的他們,已經大抵明白怎麼回事了?
這他娘的,肯定中計了啊?
人家大隋早就知曉他們要伐隋,也早就安排人在這等著了。
不然的話,又怎麼會麥鐵杖和楊義臣,這兩位身經百戰的老將都在這裡?
又怎麼會明明隻有三萬守軍不到的朔州城,此時出現了這麼多大軍?
這除了中計,也沒其他解釋了。
甚至這會的他們,都在想著,難道是大隋的那些世家大族,和大隋朝廷聯手,故意布了這麼一個局?
否則,大隋朝廷,是如何得知他們要伐隋的?
這不應該呀?
“也不能這麼說,我們隻是提前收到了消息而已。”
“至於說圈套,那倒不是。”
“誰會沒事布這種圈套呢?”
但麥鐵杖卻微微一笑說道,說的楊義臣,程咬金,楊六五幾人也頷首。
當然嘴上如此說,他們心裡卻早就想說,這就是圈套了。
因為這本來就是楊安故意布置的。
可這事,他們不能說。
如果說了,萬一李世民膽怯,調頭拔腿就跑,他們還得追,那太費勁了。
他們現在要的就是,李世民覺得還有希望,還可一戰,從而擒下他身邊的將領。
隻有這樣,他們才能讓李世民沒那麼容易撤軍,最終走向潰敗。
畢竟七萬人的大軍,若說李世民一人掌握了整個大軍,那不可能。
肯定還有不少突厥士卒,心裡是向著侯君集那些其他將領的。
而隻要他們向著侯君集眾人,那麼當侯君集這些人被擒下時,那些士卒就不會輕易撤退了。
這便是圍點打援之法,以主將為餌,誘使那些突厥騎兵不斷送死。
也是楊義臣和麥鐵杖,為何一定要擒下李世民麾下將領的另外一個原因。
但李世民聽到這,卻眉頭皺的更緊了,隨後才對麥鐵杖和楊義臣繼續問:“可你們又是如何知曉我要伐隋的?”
他現在也大抵相信了麥鐵杖,楊義臣方才所言,覺得應該隻是隋軍提前得知了消息。
畢竟若說為了引誘他送死,故意布置這麼一個危險圈套的話?
這實在有些瘋狂了。
怎麼著也是三方伐隋,誰會為了給他設套,而故意讓大隋陷入危險之地呢?
那不可能。
不過這也就是李世民不清楚李密,還有王世充的情況。
他若是知道那兩方,其實也是大隋的人?
那麼這會,他肯定就調頭跑了,也明白這就是一個圈套,一個隻針對他一人的圈套了。
隻可惜礙於情報之閉塞,李世民此時,做出了錯誤的決策,也錯過了生還的機會。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至少這會,李世民心裡唯一好奇的,還是隋軍究竟是如何得知,他要伐隋的?
就連侯君集他們,也都看向了楊義臣和麥鐵杖。
“你猜啊,你猜我們是怎麼知曉的?”
但楊義臣卻意味深長說道,說的李世民也眼睛一眯,然後才沉吟問:“那些世家大族裡麵,和關隴一樣,也出現了叛徒?”
“你們又收買內鬼了?”
儘管楊義臣沒說這話,但李世民覺得,應該就是這樣了。
因為關隴的教訓就在眼前,關隴正是被叛徒給滅了的。
“嗬嗬,聰明。”
“怪不得李家隻有你一人活下來了?你確實比你爹強。”
楊義臣也這才淡淡一笑,然後話鋒一轉道:“行了,廢話不多說了,既然來了,那就戰吧。”
“你總不會帶著七萬大軍,過來溜一圈又回去吧?”
“若是那樣,你的威望可就一落千丈了。”
楊義臣是懂軍事的,也深知一位主帥最需要的是什麼?
故此這會,他這就等於是在針對李世民最需要的威望布局,使得李世民也眉頭緊皺,隨後才陡然大笑道:“哈哈哈,那怎麼可能?”
“縱然你們早有防備,我突厥兒郎也不是吃素的。”
“無非就是費些時日而已,我相信,此城必破。”
“誰願率先出戰?”
李世民話剛說完,就看向了身邊侯君集。
他確實不能如此調頭回去。
興師動眾而來,卻連戰都沒戰就又回去了?
那以後他這突厥右屯王,可就成笑話了。
彆說他手下人不服他,突厥那些其他部落首領,也會輕視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