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曲循環聽了兩個小時的古風音樂,本想渲染一下氣氛,找點靈感什麼的。
然而,靈感沒找到,反而把我拖入了一種對未來的幻想,朦朦朧朧的沉醉。
感覺不行了,再聽下去,今晚就沒法寫東東了。
所以,換了一首關於榮耀的歌來聽。
於是,一切又正常了。
環境,還是挺重要的。
如果有時候感覺自己沒啥動力,也許,就需要換個環境來感受感受了。哪怕,隻是換了一首歌。
嗯,感覺我是個很矛盾的人。
比如,我知道有些事情很重要,可我卻無法做出特彆的行動來顯得那些事情很重要。
不但行為如此,連某些生活習慣也如此。
我是有潔癖心理的,可我也是個邋遢的人。
這,就很矛盾。
嗯,我的潔癖,隻針對於我不太清楚清潔度的東西。
比如,出去吃飯,對於飯桌,我是不會把手機直接放在飯桌上麵的,要不放在紙巾上,要不就放在褲袋裡。因為,我感覺飯桌好臟,哪怕看不見,但總會感覺好臟。還有,公共廁所的水龍頭,一般我比較喜歡感溫的水龍頭,不用親手去碰,感覺要用手扭的水龍頭,特彆臟。反正,公共場合的很多東西,我都會覺得臟。
然而,在家的我卻又不是這樣。
比如,自己床上的被子被我睡到有汗味了,可我也不會覺得臟。(當然,我家親愛的會非常排斥)脫了鞋在客廳走來走去,哪怕腳底有些臟,我也不會覺得臟。反正,隻要是我自己明白那樣東西是怎麼演變成我眼前看到的樣子,我就不會產生排斥心理。畢竟,那個臟的度,我很清楚。而公共場合東西的臟度,我不清楚。
而我潔癖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不喜歡吃彆人的口水,從小就是。當然,大家一起吃飯夾菜,這些不明顯,沒關係。
我指的是明顯的口水,比如,彆人咬了一口的食物,彆人用嘴碰到瓶口喝過的水,我都會產生排斥感。
小時候我阿嬸給我買了一支牛奶,我喝過了,她表示想試試是什麼味道,但她又不想多買一支。於是,她吸了一口,再給回我。
然後,我就搖搖頭表示不要了。
她沒想到我那麼介意,於是就把吸管拔出來,調個頭又插進去,再遞給我。
可我還是搖搖頭,表示不要了。
因為,她吸過的那一邊有口水,調轉過來插進牛奶裡,那口水不就都在牛奶裡了嗎?
所以,阿嬸隻能把剩下的牛奶都喝完。
嗯,我也不知道自己為啥不喜歡吃彆人的口水,包括我女兒子語的口水。
因此,我很久以前就想過一個問題:我那麼不喜歡吃彆人的口水,以後怎麼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