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是茶與馬交易場所,自從以茶馬互易以來,曆代官員都在此坐鎮收稅,曆屆商人都在此交易,曆代茶農都在此上繳出售自個兒辛勤勞的成果。藏族、羌族、彝族、回族的馬幫都在此坐交易裝貨,出發,這是千年茶馬古道的起點和終點,馬幫們象是畫圓,從這裡走出,又走回。往返高原西藏少數民族居住地,藏族,吃酥油,糌粑,就必須喝茶,不喝茶肚子氣脹,要生病。茶是民族的生活必須品,茶馬古道是藏族的生命線,這條路走了一代又一代,走了二千年,而今社會急劇發展,馬幫不用了,可茶道依然。汽車、飛機、火車通向民族地區,古道路不用了,可古道邊新修的公路又長又寬,每天不知有多少汽車運茶入藏,送去漢族對兄弟民族的關懷。茶馬司鋪滿灰塵,沒有昔日的輝煌和喧囂,城市汽車站,交易市場批發部,早已林林總總,可茶馬司的精神依舊被傳承,茶馬司後邊是舊日用過的大秤,鐵茶鉤,大秤砣,茶具、帳本等曆史資料和見證,說明曆史的粲燦滄桑。這座不大的茶馬司是中國的曆史上茶馬交易的場所,後邊中間還供著茶的始祖吳理真,吳理真是中國的茶聖,他公元前53年,開始在蒙頂山種茶,製茶,喝茶,品茶,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茶飲料的人。曆史翻過2千多頁,對人民有功的人,人民永遠會記住他。此房雖小,卻裝滿曆史的重荷,空無一人,卻時時聽見人歡馬叫,曆史的回聲,六一睹物生情,不覺賦詞一首:
過名山茶馬司有感
紅牆青瓦古石碑
講述遠去的輝煌盛會
曆史在此泡茶,聊茶用清風、明月、露水
以茶易馬,連接藏漢羌彝回
漫漫的千年的茶馬古道
從這裡起頭
又到這裡收尾
官兒換了一茬又一茬
商人走了一輩又一輩
人都走完了
唯有掌秤老人的茶鉤
吊起紅日、藍天、白雲
鉤起茶香長久的回味
老人的秤砣靜靜地躺在玻璃櫃中
酣睡
馬幫走遠了
馬幫的銅鈴依舊響在耳旁
響在青衣江邊
響在拉薩河畔
響在荒山野嶺
……
灰塵撲滿的茶馬司啊
站在曆史的坐標上瞭望
凝固成巍巍矗立的豐碑
見證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