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怎麼都認為我棄考了?”
方運仔細想了想,才明白這些人所得的消息不知道轉了幾手,應該從原本的“方運可能棄考”傳成“根據推斷方運必然棄考”,最後演變成“所有人都看到方運棄考”。。。
太後那句話很明顯,看來太後一開始很生氣,後來利用手中的力量一查才發現根本不是棄考,所以才說險些。隻不過,太後顯然還是無法確定,畢竟考場外人多嘴雜,需要等結果出來才有定論。
方運重新看了看那些傳書,發現蔡禾根本沒有提到棄考,大源府離濟縣很近,看來蔡禾得到的消息比較準確。
於是,方運先回複蔡禾:“我提前答完考卷然後離開,倒是有人誤傳我棄考,實則一切正常。至於內情我不便說,等放榜後一切真相大白。”
“原來如此。其實你提前離開本身無事,怕就怕有人借此攻擊你藐視聖道、藐視半聖考官。若我所料不錯,明日十國必然一片指責聲,而且會愈演愈烈,就算你最後能中舉,他們也會把藐視半聖的帽子扣在你頭上!”
方運神色變得異常冷峻,因為在蔡禾提醒之前,宗午德就說一些慶國人已經聯合起來攻擊自己文名,甚至已經開始。
方運沒有立即答複,站在昏暗的街道邊靜靜思索,片刻之後,再次給蔡禾傳書。
“多謝蔡大人提醒。此事我本來不想多說,但既然有人認為可以隨意汙蔑攻擊我,那就大錯特錯!他們不是想惹是生非嗎?那我就幫他們加一把火!蔡大人,你幫我一個小忙如何?”
“哦?如何幫?”
“說因為我棄考而與我絕交,並宣揚說,我其實是不得不提前離開考場,之所以說已經答完,就是為了掩飾學問不精!”
過了好一陣。蔡禾傳書而來。
“我隱約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你確定你可以做出強有力的回擊?”
“我既然敢做,就有十足的把握!”
“好!那我們就效仿周瑜打黃蓋,來一出苦肉計!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保證做得完美無缺,初五那天一起等好消息吧!”
方運謝過蔡禾,開始思索如何給太後傳書,自己還是第一次與太後聯係,哪怕隻是傳書也不能馬虎。於是回憶之前看過的書。確定三國之後開始稱太後為殿下。
“太後殿下,臣方運日夜苦讀,蒙聖恩得以科舉,心中感激,並無對科舉、半聖、聖道不敬。隻是今日臣之策論得半聖眷顧,試卷已定,方才離開考場。臣本一心向聖,怎奈敵國小人結黨聚群而汙我,偏偏又無律法懲戒那等小人。臣便與濟縣縣令蔡禾相商,施以苦肉計小懲惡人,警示世人。”
過了許久,方運才收到太後的傳書。
“哀家知曉。”
隨後。方運一咬牙,繼續實施自己的苦肉計,除了給李文鷹的傳書有所不同,給所有人的傳書都一樣。
“我棄考了。想一個人靜靜。”
傳書完畢,方運改變方向,不再去伯父方守業家。而是去自己在大源城的宅院,雖然多日不住,但一直雇人照看,隨時可以住人。
一路上,文侯金印不斷接收傳書,方運一封接一封看。
“我們明日全部回返大源府,等我們!”李繁銘的回複無比簡單,卻又充滿了力量。
“明日見。”顏域空的回答更簡單。
聖墟的好友們一一回複,簡單而溫馨。
方運為欺騙他們而感到愧疚,但想起自己在聖墟的一息詩成泄漏,隻能狠下心來繼續苦肉計,等事成一定向他們賠罪。
其餘人的紛紛回複,方運本以為那些相熟的人會氣急敗壞或恨鐵不成鋼,但沒想到那些人的回答驚人的一致。
“什麼都不要想,沐浴後好好睡一覺。”
“睡個好覺,明日再說。”
“我曾棄考三年,後來才開竅,你這不算什麼,若是找人喝酒,記得叫我!”
“若是相見,我還是不揍你了。我想辦法給你弄一隻王族小鷹妖,若是可能,弄隻聖族的試試,不過你可不要期待。”方運暗笑張破嶽安慰人的手段實在太差。
閱遍所有傳書,無一人指責。
方運又欣慰又愧疚,心想若是最後的結果出來,自己的計策得逞,一定要一起賠罪。
方運回到自己在大源府的宅院,與看房之人聊了一陣,吩咐閉門謝客,任何人來都不見。
一個時辰後,官印接收的鴻雁傳書又迎來了一個小高峰,方運陸續得到重要的消息。
“太後連夜召集群臣準備奪你爵位,不日就要發文責斥。”
“左相一係文官雖然表麵惋惜,但許多人暗中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