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緊扣“秦之亡”的主題,闡發“戒除驕奢、勤政愛民”之思想,乃是不可多得的賦體散文,在後世的評價中甚至超過漢代辭賦四大家之作。
就在《阿房宮賦》成文幾十年後,大唐轟然倒塌。
在方運寫完前三段的時候,紙張悄然浮起,紙懸於空,形成一種異象。
在方運寫完最後一句“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的點睛之筆後,一個珠圓玉潤的聲音開始誦讀《阿房宮賦》,形成第二種異象,聲傳萬裡。
萬裡之內的所有人放下手中的事,靜靜地聆聽,哪怕是那些不識字的人,也恭恭敬敬地對待。
左相柳山原本坐於書房,與對麵的計知白一同讀書,靜等月樹神罰的結果。
但是,在《阿房宮賦》聲傳萬裡後,柳山輕歎一聲,緩緩起身。
柳山終究是一位讀書人。
計知白也急忙跟著起立,雖然他心中有一萬個不願,卻明白自己必須要站起來。
“又是一篇傳天下。”計知白小聲嘀咕。
柳山緩緩道:“不愧是方鎮國。已然看出世家之患。即使外有妖蠻,世家多年的積弊依然難以改正,雖然離窮奢極欲尚有差距。但可說揮霍無度。此文明指秦朝,實指少數世家。”
計知白心道當然。首當其衝的就是蒙家,蒙家在前些年橫征暴斂,搶奪各家寶物,可現如今卻被迫交出所有贓物,勢力龜縮。至於其他世家雖不如蒙家過分,也有許多子弟頑劣驕奢卻無人可製。
計知白道:“他說是‘愛民’,也是警告世家要愛惜寒門子弟,恐怕。也有抱怨眾聖世家沒有全力救他之意。”
“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此篇遺憾是有,感慨是有,甚至還有譏諷,但絕無抱怨。”
“恩師說的是。”
突然,天空傳來紛紛歎息聲,少數歎息中竟然帶著哭音。
“不好!”柳山麵色大變,伸手從含湖貝中拿出一篇金光燦燦的大儒真文,急忙注入才氣,就見大儒真文的金光籠罩整間屋子。
計知白麵色慘白,吃驚地道:“恩……恩師。這可是傳說中的異象‘萬民哀歎’?”
柳山沉著臉點點頭,卻是說不出話來。
“那……”計知白不敢說下去了,緊張地豎起耳朵。
原府。刑部左侍郎原肅在書房裡走來走去,憂心忡忡,今日他已經被圈禁,監察院和刑部正在聯手徹查,一旦有了結果,就會讓他上公堂。
“早知如此,我就不該把方運送入虎囚獄!哪怕送入普通的監獄,也決不會到這種地步!可惜……咦?《阿房宮賦》?傳天下之異象?除了方運,彆人絕無可能作出。”
原肅靜靜地聽著。越聽越惋惜,直到萬民哀歎的聲音響起。
“完了……”原肅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本能地調動官印、文寶和文膽之力等所有力量來保護自己,但是。一聲聲歎息卻穿過他所有的防護力量,進入他的耳朵,進入他的文宮,進入他的魂魄。
“唉……你為何投靠左相與宗家,賣景求榮?”
“唉……你為何把我屈打成招?”
“唉……你為何……”
一聲聲歎息帶著質問,猶如一把把利劍直刺原肅的心臟。
萬民哀歎,就是億萬民眾指著原肅的脊梁骨喝罵!
“我錯了!方運,我錯了!求你寬恕我!我認罪!不要再歎息了……”原肅突然以舌綻春雷大聲吼叫。
原肅乃是翰林,全力使用舌綻春雷能聲傳千裡。
京城附近千裡內所有人都聽到原肅的慘叫。
接著,一聲清脆如瓷器摔碎的聲音響起。
書房中,原肅的文膽發出一聲脆響,接著頭顱砰地一聲炸開。
翰林碎文膽,聲傳三千裡。
不僅原府書房,學宮外,內閣中,各傳出一聲翰林文膽破碎聲。
啪……
啪……
短短幾息的時間,共有三聲文膽爆碎的聲音出現,聲傳三千裡。
左相一黨折損三員翰林。
隨後,十九道進士文膽碎裂聲與五十三道舉人文膽碎裂聲響起。
這些人無一例外,或是左相一黨,或是康王一黨,或是潛伏在景國的他國奸細。
文膽碎裂者如此多,文膽受損或蒙塵者更多。
左相府中,計知白咬牙切齒罵道:“方運這個大禍害!臨死還拖人下水!”
柳山緩緩坐回椅子上,心中一片茫然,此番打擊太大了,最忠心的黨羽中,至少三分之一文膽徹底碎裂,而那些普通黨羽中,至少會有一半因此離心!
若不是身後還有宗聖,他辛苦數十年建立的勢力將和當年的阿房宮一樣,付之一炬。
“還好,宗聖還在。還好,他活不長。還好,還好……”
左相突然感到無比疲乏。(
...
...
...
&n.更好的閱讀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