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慈又道:“不知道小和尚是出自那位師父之下?師承何人?”
雲天珩聽他這樣問,記得掃地僧交代過,他收他為徒弟的事情不能對彆人說,無奈隻好撒謊道:“天地萬物何處不是師父。”
“是了是了,小和尚回答的是了”玄慈摸了摸雲天珩的頭道:“不知小和尚你可願意入我師門,老衲代我師收你為徒?”
雲天珩心中笑開了花,這樣一來自己的輩分就飆升到了玄字輩,不就可以學著,鹿鼎記裡的韋小寶在少林寺裡為所欲為。
雲天珩心中狂笑,麵上不著痕跡地道:“我願意!”
有了玄字輩的名號,那就可以隨意的進入少林寺藏經閣,這樣的好事他怎麼會不答應。
玄慈哈哈一笑,道:“好好,那老衲就帶師收徒,賜你法號玄天,你可願意?”
“小僧願意,不過萬法皆空,小和尚的頭上發絲三千,竟為束縛,小和尚以此來警戒自己,天天向善,希望大師,不要給小和尚剃度。”
“甚是,甚是……”
兩人含蓄了幾句,雲天珩便匆匆告辭,回到藏經閣,自己修行去了。
玄寂和尚是執法的僧人,對於佛法的理解,沒有其他玄字輩的僧人深厚,絲毫沒有弄明白剛剛這二人是什麼意思,見雲天珩離去遂開口問道:“師兄,這是什麼意思?”
玄慈望著雲天珩離去的背影,稱讚道:“師弟,我苦心參禪多年,才悟出了這六問中的道理,這小和尚小小年級就能明白,竟然勝過為兄多年悟道。”
玄慈為眾玄字輩的僧人解釋道:“我第一題問他,何謂佛,他東張西望,分明是說,佛在心裡萬佛唯心,問東問西,問誰都是徒勞。”
玄難問道:“那第二題呢?”
玄慈道:“我問他何謂法,他看上看下,分明是說,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人平等就是法,這一答,答得何其準確。”
玄渡問道:“會不會是他剛好碰上的呢?”
玄慈搖頭,道:“我也以為他是湊巧碰上的,所以我就問了他第三問,何謂僧,他雙目緊閉坐在地上,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周圍的僧人搖搖頭道:“不知道!”
玄慈接著道:“他閉上雙目坐在地上,這裡暗示了一句古詩,閉目雲山深處臥,始知其人是高僧。什麼是僧,不言而喻,何其巧妙,”
周圍的高僧皆點點頭,相信了雲天珩是自己回答出來的問題,而不是機緣巧合,臉上滿是驚奇,想他小小年級,竟然能有如此道行。
玄慈回望眾人,接著,道:“我考他的第四問是,何為福樂,他攤開雙手,分明是說,儘自己的一切力量助人為樂,儘自己的佛法渡人為樂,這就是最大的福樂。”
玄慈黯然道:“我一出四問,乃我平生所悟,一個小和尚竟然對答如流,且他贏就贏在,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此時無聲勝有聲,慚愧,慚愧……”
眾僧也是低頭不語,最後,玄慈才緩緩道:“第五問,我對他伸出一根手指,意思是說,大覺世尊,人天無二。他對我伸出兩根手指,意思是說,佛法二者,一體兩麵,又合
二為一,最後我又伸出三根手指,意思是說,佛法會三寶,和合而住,缺一不可,他則伸出拳頭,表示,三者就由一悟而得。”
玄慈雙手合十,欣然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此為何等的聰明,何等的智慧,所以老衲就破戒,代師收徒,他以後就是我們的師弟了。”
眾僧明白了其中的原委,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雲天珩小小年級,陰差陽錯,就此成了少林寺玄字輩的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