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非常重視麥克維爾的研究,他們組建了一個臨時的偏微分方程研究小組,專門去研究麥克維爾的論文。
如果證明過程是正確的,那麼就確定NS方程在笛卡爾坐標係下方形通道內存在奇點。
反之,就可以否定研究。
臨時小組的成員們,都對麥克維爾的結論非常抵觸,或者說,從事偏微分方程的純數學研究的學者,九成以上都認為NS方程解集是光滑的。
在張碩完成湍流轉變位置奇點論證後,這個比例一躍上升到了九成九,甚至更多。
原因很直接,NS方程湍流轉變位置都不存在奇點,其他可能性不高的位置,又怎麼會存在奇點呢?
麥克維爾的結論正確,感覺就像是美輪美奐的畫作被潑了一盆汙水。
這根本無法接受!
臨時小組是從昨天開始工作的,今天又早早聚在了一起,其中包括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幾個教授,還包括特彆從加州理工大學趕過來的安東卡普斯汀。
他們湊在一起,都在談麥克維爾的證明問題。
“昨天沒找到問題,前麵的部分好像是正確的。”
“邏輯上是能說得通的,我最開始以為問題會出在他的方法上,有兩個轉換都是他自己的研究。”
“涉及到好幾種偏門的方法,讓證明過程變得複雜了很多,還是要一步步去論證其邏輯問題。”
“那需要很長時間,也許要一周?甚至更長。”
愛德華霍夫曼說完問向安東卡普斯汀,“你和張碩有聯係吧?問他了嗎?”
卡普斯汀道,“我昨天給他發了郵件,但還是未讀狀態,中國國內可能剛知道消息吧?他們要比我們晚一些,《應用數學理論》,可不是什麼影響大的期刊。”
卡普斯汀的意思是說,張碩不太可能第一時間看到《應用數學理論》的內容,大概率才剛知道消息。
愛德華霍夫曼也跟著點頭,隨後說道,“即便是張碩知道了消息,也不太可能馬上找出問題,還是要靠我們小組。”
他說完看向其他人,認真道,“在偏微分方程論證領域,我敢說我們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團隊。”
“麥克維爾的論證有點複雜,但對我們來說也不算什麼。”
“一個星期,搞定它!”
“好!”
“沒問題!”
“抓緊,乾活了!”
幾個人正喊著話,突然有個人發出了不同的聲音,“霍夫曼教授,有個事情我必須說一下。”
“剛才我收到老朋友的郵件,上麵說張碩在網絡上發了消息,確定已經找到麥克維爾論文中的問題。”
“就在這裡……”
“第三個轉換法,伊藤清研究的應用位置。”
小組其他人都有點兒發懵。
愛德華霍夫曼也愣住了,他大聲確認道,“你確定嗎?張碩已經找到了問題,還指出了位置?”
“不可能吧?”
“我們這麼多人,昨天研究了一整天……”
“而且中國方麵比我們晚,張碩應該才剛知道消息。”
其他人也有些發懵。
即便張碩知道消息的時間更早一些,但發現的問題速度也太快了吧?
他們這麼多人,還趕不上一個張碩嗎?
……
辦公室裡。
張碩發了微博消息以後,可沒想到影響這麼大。
他休息了一會兒以後,就繼續研究進行研究,發現問題涉及到幾種方法的邏輯論證。
簡單來理解——
a證明b、b證明c,那麼a是否能證明c?
這種簡單的邏輯推導當然是可行的,但因為涉及到的方法非常複雜,邏輯是否暢通就需要仔細思考了。
在思考了十幾分鐘之後,張碩選擇了暫時放棄,因為他發現思考這個問題,還不如直接完成證明。
他很乾脆的氪了一個幣,就繼續研究‘笛卡爾坐標係下方形通道內的奇點論證’。
之前進度已經達到了‘76%’,‘氪幣’讓證明方向明確以後,很順暢的就寫了一大堆論證內容。
當再次遇到問題的時候,又再次選擇‘氪幣’,後續再次變得非常順暢,他快速寫了三頁的論證內容。
這時候,張碩忽然開始自我反省起來。
他發現連續做高難度任務以後,針對低級的任務‘氪幣’根本不猶豫,就好像習慣了高消費,對於相對小的消費甚至都不動腦子,直接就‘錢’花了出去。
“這樣太大手大腳了!”
“以後一定要注意能自己想還是自己想,每天就隻有一個科研幣保底,不能這樣了……”
“開源很重要,節流也很重要啊……”
張碩正在自省的時候,辦公室的門忽然被推開了。
“張碩,張碩!”
譚友銘疑惑問道,“你找到問題了?”
“額~~~”
張碩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你看見我發的微博了?”
他話音還沒說完,辦公室裡又進來好幾個人。
齊誌詳、王輝、蘇炳康、羅勇軍、孫興利……
一群人都看過來。
張碩用力抿著嘴角,苦笑的說出一句,“都已經過了下班點,你們今天都加班啊?”
“什麼加班,我路上看見你的微博直接回來了!”
“你找到問題了,是那個位置嗎?”
“具體有什麼問題?是用的不對,還是邏輯問題?”
“說說啊!”
張碩搖頭道,“我是覺得那裡有問題,具體是什麼問題還不確定。”
他說的很坦然,但其他人並不相信。
譚友銘注意到桌上寫滿的稿紙,拿起來掃了幾眼有些驚訝道,“你這是做後續論證?”
王輝忽然反應過來,做了個總結性發言,“所以說,你不止知道哪裡有問題,還順著繼續做後續的論證……”
“是要證明笛卡爾坐標係下方形通道內不存在奇點,對吧?”
“這個……對……”
張碩感覺自己解釋不清了。
“牛!”
王輝用力豎起大拇指。
其他人也都有學有樣,表情也變得複雜了很多。
麥克維爾的證明很複雜,他們想整體上理解都不容易。
張碩大概用了兩個多小時,不止找到了麥克維爾研究中的問題,還打算從問題的位置開始做後續論證,而且已經寫了一大堆的內容。
這差距,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