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張碩走進來,王強馬上喊了一聲,“主任!”
其他人也轉過頭。
姚啟明迫不及待的說道,“主任,大消息啊!我們有了驚人的發現。”
張碩頓時問道,“什麼發現?這麼快嗎?”
李老師、陳偉也一起走進來,都認真看向了姚啟明,站在領導的麵前,姚啟明表現的有些拘束,他還是帶著激動說道,“是這樣的,從檢測數據上來,管道中的鋰元素出現了很明顯的運動偏差,我們認為其表現證明,管道內出現了特殊影響力場。”
“這或許就是混亂力場!”
姚啟明越說語速越快,到最後則變得激動而堅定,實驗開始之前,他幾乎沒什麼期盼,甚至開始擔心安全問題。
畢竟,隻是第一次實驗,也可以算是‘測試性’實驗。
現在能發現如此明確的信號,一方麵是感覺不可思議,另一方麵也真是對研究有發現的激動。
其他人表現的也有些激動。
在場也隻有湯海益、郭華了解理論原理,其他人並不知道電磁力、引力發生共性關係的明確表現,發現異常數據以後,湯海益、郭華就解釋了很可能是‘混亂力場’。
實驗信號,第一步就是發現混亂力場。
這是最初步的發現,也代表實驗方向的正確性,而更加明確的信號,才能證明電磁力引力之間存在共性關係。
更明確的信號,也就是直接性驗證影響鋰單質的就是引力!
雖然隻剛做到第一步,但驗證了實驗方向的正確性還是值得慶祝的。
張碩也感到很欣慰,但他知道分析隻是剛剛開始,他們所看到的也隻是檢測數據,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彙總所有數據一起進行分析,才得到更明確的結果。
他馬上交代起了工作,自己也投入到數據彙總、分析工作中。
李老師一直在旁邊看著。
陳偉則是過來問了一句,“張碩教授,你們這個數據分析工作需要多久?什麼時候能出結果?”
張碩猶豫了一下,開口道,“大概要兩天左右吧。”
他解釋道,“數據彙總需要的時間不長,但分析是不固定的。”
“我們需要采取各種方法來分析整體數據,這是一個做數據挖掘的過程,不過相對還是比較簡單的,沒有那些大型實驗那麼複雜。”
陳偉輕輕點了點頭。
他和李老師商議了一下,就決定一起返回科技工業局。
兩天時間,等個結果可真是耗不起。
現在隻是進行一次測試實驗,能確定實驗沒有危險,同時驗證了實驗方向的正確性,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結果了。
他們對於後續分析結果並不抱希望,甚至覺得即便分析出什麼,好像也沒什麼影響。
張碩並沒有在意李老師的離開,他全心都放在了數據庫。數據彙總和分析工作中,實際上,看過了檢測數據以後,他都想消耗科研幣,直接快速完成數據分析工作。
因為,太期待了!
其他人並不知道的是,實驗直接關係到基礎力關係驗證,也就是源點論的驗證。
這也是前世今生的追求!
現在隻要分析彙總數據就能達成目標,他心裡充滿了焦急和期待,恨不得一口氣就能夠全部完成,直接得到最終的結果。
……
兩天時間過去了。
電磁學實驗室的忙碌集中在了二樓數據室內,研究員們都不斷對著電腦,分析著各種數據曲線,做著各種各樣的計算。
數據分析,是沒有固定方法的。
在大量的數據麵前,就必須要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進行分析,才能夠把異常點、數據特性找出來。
這次的分析則相對簡單,因為初始檢測就發現了鋰單質的運動偏差,隻需要歸總出現運動偏差的時間點,並研究那一部分的數據信息就可以了。
如此多的研究員,一起做同樣方向的數據工作,再加上明確的方向,工作進展還是非常快的。
張碩隻進行了兩次氪幣,並針對性的分配了工作任務,就帶領團隊快速完成了研究。
【任務一】
【研究項目名稱:電磁力、引力關係模型對應近似解的實驗驗證(難度評估:C)。】
【實驗裝置已完成。】
【進度:100%。】
【任務已完成,可提交。】
“提交!”
在提交了任務以後,腦海裡對於數據分析方法更加清晰。
張碩馬上召集了薛柏坤、王強、湯海益等人,交代了最後的工作。
等其他人各回各位,他則去衝了杯咖啡,然後走到了二樓走廊,朝著下放的實驗間看了過去,項目組搭建的設備就在中間,設備左側是反應管道,像是一個環狀的圓盤一樣。
圓盤前端,則有一大堆的裝置和管道環流,看起來密密麻麻的,非常複雜。
他想起了前世的記憶,精神都有些恍惚。
當時是隔著玻璃層,看向電光閃爍的圓盤設備,然後……
“已經過去了!”
他趕忙用力搖了搖頭,分析起了實驗差彆,“電磁力、引力,需求相對更低一些。”
“但也不一定,數據測算不精準。當時沒有完善的數據模型,更加無法做精準的計算,就希望以更強的磁場來對粒子進行影響。”
“現在則有精準的數據,實驗也完全不同了,更簡潔、更有效……”
“這次的發現,不僅僅是驗證,或許也會非常驚人吧?”
……
“有發現了!結果明確了!”
“主任!主任!”
“大發現!”
數據室內傳來幾聲驚呼,隨後變得熱鬨起來,姚啟明則跑出來喊了張碩,“我們彙總結果,發現了明確的異常!”
“大量鋰離子常態沿環繞運轉,上層密度數據異常……”
“引力!一定是引力!”
姚啟明連續說了一大堆,換做是其他人一定聽不懂,但張碩早就對結果有準備,馬上明白了對方說的意思。
在管道中環繞運轉的鋰離子,可不是凝成一團運動的,離子態物質比常規‘氣態’更加活躍,可以理解為像是火光一樣不斷跳轉運動。
但不管鋰離子的活躍性再高,隻要做數據統計,就能發現下層的密度一定比上層高。
按照能量級值,密度差異是能計算出來的。
因為,地球引力是向下的!
如果管道內出現鋰離子上層密度異常,也就說明可能是受到了向上的力。
這是非常明確的信號!
引力!
一定是出現了向上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