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新方向:氫彈電池?_科研從博士生開始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科研從博士生開始 > 第二百三十章 新方向:氫彈電池?

第二百三十章 新方向:氫彈電池?(1 / 2)

張碩說的最後一條優勢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新技術的原材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新技術本身全都是技術實現的成本。

技術實現,就是要讓反應一直維持,就牽扯到了控製問題,包括讓媒介材料一直維持穩定的活躍度,也包括反應外在磁場的持續性,等等。

鋰元素,依靠加熱加壓達到穩定活躍度相對容易一些,也正因為如此,各部分實驗用的都是單質鋰。

其他元素相對就難多了,比如說碳,矽。

雖然碳、矽很便宜,地球表麵到處都是,但兩種元素單質的熔點和沸點都是極高的,想要讓兩種單質元素進入離子態,並達到穩定的活躍性,難度一下子提升了幾十、上百倍。

另外,有些單質元素很容易和空氣發生反應,就需要在真空環境中進行反應,包括鋰元素也一樣。

如果某種單質元素不能和空氣發生反應,或者輸入惰性氣體以後,能夠一直保持穩定,那麼就不需要真空環境控製,技術難度就降低了很多。

等等。

這些因素都是技術成本。

元素周期表中排序高,或許反應熱效能更高,但並不代表適合技術使用,能夠進行穩定的控製才是關鍵,具體什麼材料最適合還是要實驗來判斷。

如果隻看原材料成本,一年隻需求一噸的情況下,即便是黃金作為材料的成本也是非常低廉的。

在張碩談完了技術的優勢以後,會場內的學者們都在消耗所聽到的內容,他們感覺對新技術已經無話可說了。

在有理論支持的情況下,這種新的能源技術還談什麼呢?

所有一切的需求,都沒有無法突破的技術壁壘,那麼肯定要加大投入去做研發。

這可是一項改變世界的技術,而對國內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國內最缺少的就是化石能源。

每年國內都要進口大量的化石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氣,也包括煤炭,也導致好多的政策都會考慮能源供給問題。

有一項全新的、不需要化石能源的技術,國內就可以擺脫對於進口化石能源的依賴。

這實在是太重要了。

張碩做完了報告以後,會場內有了討論時間,不出意外沒有人反對,每個人都在不斷說著新技術。

好多學者已經把新技術看作是“超越核聚變的技術”。

“核聚變不容易控製,危險性很高,而且材料成本也不低。”

“即便是核聚變的技術有了重大突破,能支持建造核聚變電廠,但製造電力的成本不一定比現在低,也就沒什麼市場,短時間很難有所發展。”

“這項技術支持製造電力的成本可能比現在要低的多,馬上就可以取代大部分火力發電站,甚至是核電站,其他的清潔能源也可能會被取代,即便是太陽能電池板,維護成本也不低。”

在學者們的討論中,領導組直接做出了決策

全力支持新能源技術的研發。

高曉明被任命為新能源技術研發組的組長,他的工作是組建項目團隊,並對理論以及技術支持進行更深刻的了解,再拿出一份項目研究和申請報告。

下一步,項目組就可以正式開始研發了。

領導組的決策並不意外。

高曉明甚至覺得理所當然,他們拿出的新技術,優勢實在是太多了,用的還是全新的理論基礎,也是一項全新的能源技術。

即便沒有這些優勢,一項新的能源技術的誘惑,也足以讓領導組支持其研究,因為掌握一項新技術肯定沒有壞處,研發的過程中,也能有很多的收獲。

在會議結束以後,高曉明對張碩說道,“張碩教授,以後我的研究可要拜托你多多指點了。”

張碩笑道,“如果是理論支持,完全沒有問題,技術上,我懂的並不多,其他我也管不了了。”

“理論知識就好。”高曉明不好意思道,“說實話,那些基礎理論,有些地方我到現在都沒有搞懂,我還準備去一趟佟智誌院士的團隊,他們掌握的技術對我們的幫助肯定會非常大。”

“他們的技術應該足夠了。”張碩點頭評價了句。

實際上,新的能源技術就是以佟智國團隊的實驗研究為基礎的。

如果做個比喻來說,佟智國團隊研究的就是原子彈,而高曉明和張碩申請的就是在原子彈技術的基礎上,研發能量輸出穩定可控的核電站。

張碩想了想搖頭道,“不過一直到現在,我們好像也沒有解決最開始的問題。”

高曉明頓時反應過來,“你說的是電池?”

“對。”

張碩笑道,“我記得最開始談這個,是因為飛行器的能源問題。現有的電池技術無法支持飛行器飛太久。”

高曉明苦笑道,“這個問題還是要張碩教授你來解決了,不管是任何的能源技術領域,儲電都是比發電更難的。”

“也許不用儲電?直接發電?”

“額……”

高曉明愣了一下,“你是想把整個發電廠搬到飛機上嗎?那確實可以,我們能建一座空天母艦、天空堡壘……”

最後一句當然是玩笑。

即便引力製造技術支持製造空天母艦、天空堡壘,製造本身也必定是個龐大的計劃,牽扯到無數的高端技術。

那可不是有個想法、召開幾次會議就能決定下來的。

……

領導組離開以後,學者們也都感覺輕鬆很多。

一大群人又湊過來圍住了張碩。

新的能源技術已經說的差不多了,會議上已經決定要支持技術的研究,他們也就不再說技術了,而是說起了其他感興趣的地方。

最近一段時間,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於‘引力場信號’了。

張碩的項目團隊發布了實驗測定到‘引力場信號’的成果,頓時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

國際學術界為此討論不休,公眾輿論也有一大堆人參與。

之前張碩團隊也發布過測定到引力信號的成果,但因為沒有公開具體的數據,再加上其他機構無法進行複刻,帶來的國際影響力並沒有那麼大。

後來麥克約爾的《混亂場論》出台,國際很多的學者都更傾向於《混亂場論》,不再關注基礎力關係模型方向的研究,還有好多人認為張碩項目組的成果是虛假的,又或者是測定到了錯誤的信號。

總之,沒人相信。

這次再發布進一步的實驗成果,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但也有不少相信的人,因為大家都覺得,張碩團隊不可能去虛構成果。

那可是引力場信號,引力後麵加了個‘場’字,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這種信號根本不會被誤測,所以有兩種可能,要麼就是張碩團隊虛構成果,要麼就是他們真的測定到了引力場信號。

張碩,虛構成果?

好多人立刻把這個想法打上了叉,因為張碩是國際最頂級的數學家、物理學家,以他的名聲和個人影響力來說,根本不可能去虛構成果,否則個人在曆史上的記錄可能會打上汙點。

所以隻能是後者,也就是他們真的測定到了。

這一段時間,國際學者們都不吭聲了。

他們多數還在消化這個消息,或者是等待下一個消息,而他們等到的就是費米實驗室增加和高能所的合作,以及一些官員表態希望張碩團隊能公開更多的實驗信息。


最新小说: 老婆大人要改嫁 鄉村凶猛 頂級婚寵:總裁高調寵妻 真千金奪我命格,我嘎嘎反殺玩廢她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時 霍格沃茲東方預言師 一秒一屬性,貓咪也成霸天虎 一孕雙寶:總裁爹地好歡喜 重活一世,我一書封神 空降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