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些官員都站出來講話的時候,就說明研究是真實的。
換句話說,實驗是真實的,引力信號是真實的,那麼其理論基礎基礎力關係模型,也同樣是真實的。
源點論的基礎,基礎力存在相關關聯,已經得到了驗證。
全世界來說,這樣的物理成果是什麼等級呢?
十個諾貝爾都無法衡量!
如此重大的成果,讓國際物理界都有些迷茫。
現在他們能直接接觸到張碩,也忍不住問題實驗相關的信息,“你們測的場地信號很明確嗎?是不是後續可以以此研發一種應用技術?”
“現在的技術應該達不到轉化應用的程度吧?後續還會不會繼續提升?有空間嗎?”
“如果真研發出來,技術是否能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
“即便是設備太龐大,無法支持製造飛行裝置,但也有應用潛力。比如說知道一大片引力場範圍,平衡地球的引力,我們就能在地球表麵體驗太空脫離引力的環境了!”
“技術用在這裡聽起來有點可惜,你當是遊樂園嗎?”
“你這個想法就狹隘了呀,我指的是讓宇航員去訓練,不是自己進去體驗!”
“哈哈哈……”
幾句拌嘴讓周圍不少人都聽笑了。
張碩和其他人也談了幾句,他隻是簡單的說了一下,並沒有透露具體的信息,因為一些內容是保密的。
實際上,他不公開具體信息的表態,也佐證了實驗發現的重要性。
換個角度想,隻是一種物理性的發現,為什麼不對外公開呢?
其中必定牽扯了其他內容。
錢佳偉也和張碩談了幾句,他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張碩教授,四大力有相互關聯,之前我們說反過來製造電磁力,即便無法實現,那麼電磁力能直接製造強力嗎?”
“未來可能可以吧?”張碩不確定的說道。
現在的理論隻能乾涉到強力,而不是主動去製造,但未來理論更加的完善,有更多的實驗基礎,也許就能主動製造出強力。
錢佳偉笑道,“我這麼問是有原因的。”
“大家想想啊。”
他說著看向四周,繼續道,“如果能夠主動製造強力,做更精細的控製,豈不是能夠像聚變一樣製造元素?”
“那麼我們就有人工製造黃金的技術了!”
“發財了!”
這句話又讓不少人笑了出來。
一群學者就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張碩也發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製造黃金,當然隻是個玩笑。
這麼複雜的技術用於製造黃金,感覺還不如實現星際探礦,到其他行星或彗星上挖黃金。
後者相比都更容易實現。
張碩思考的問題和理論有關,強力拆分和電磁力、引力的理論關聯,實際上,是兩個不同方向的理論。
強力拆分,是電磁力乾涉強力。
電磁力、引力的理論關聯,則是直接性關聯,以電磁力製造出引力。
如果研究出電磁力、強力的理論關聯,自然就有可能製造出讓基礎粒子結合的強力,然後……
發生核聚變反應?
大爆炸?
“反過來說,削弱強力作用,以媒介粒子釋放的場力,來調節核聚變反應的速率,讓其一直保持穩定性,是不是就解決了核聚變的控製問題?”
“這或許是一種解決可控核聚變問題的方式?”
“但似乎沒什麼意義,能源製造方麵,新技術也不比核聚變差了,而且更容易控製……”
……
在離開了會場以後,張碩就踏上了返程的路。
他腦子裡想了很多東西。
這次參會確定了新技術的研發,也讓張碩有很多思考方向的收獲。
錢佳偉,確實是個人才。
他不是理論物理的專業人士,但很多基礎力關聯的想法,聽起來都非常有意思。
實際上,張碩也在找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項目組新的成果也就是研究出了可轉化為應用的引力技術,實際上,就隻是對於電磁力、引力關聯模型的求解驗證而已。
簡單來說,就是找出一個數學模型的解組,然後對實驗進行了驗證。
這樣的研究對於理論探索的意義不大。
下一步,張碩也想選一個基礎力關係的方向進行研究,他覺得強力關聯的方向,確實有很多的探索性。
雖然已經有了強力拆分、原子核核力拆的理論,但也隻是以電磁力乾涉強力,而不是製造強力。
那麼如何製造強力呢?
是不是能以強力反過來製造電磁力?
“人為能夠主動製造、控製,就隻有電磁力。”
“引力、弱力、強力,三大力,其中能夠乾預影響的,也隻有弱力和強力,而弱力的信號很弱,實驗很難做。”
“強力,可控性太差!”
“直接性的強力作用,控製轉化為電磁力……”
張碩思考著忽然有了個想法。
核聚變反應中存在強力作用,反應越強烈,強力作用的體現就越大。
如果找到了強力和電磁力的關聯,是不是就能以核聚變反應的穩定控製,來持續不斷的輸出電磁力?
“這樣的理論支持下,就能完美的解決電池問題,隻是感覺太完美一些……”
想象一下——
飛碟狀的引力飛船,周圍是個環形引力製造器,中間的圓形能源裝置是一個類似氫彈的東西,裡麵正不斷發生核聚變反應,並以強力和電磁力的關聯,源源不斷對外輸出電力……
“不僅很完美,而且很危險。”
“所以說,美麗的東西才更危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