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關聯數值對於理論研究也是一種增益。
在確定了新的研究方向以後,理論辦公室的研究員們都感覺非常的振奮,因為他們已經完成了電磁力、引力的理論關聯研究。
電磁力、引力的理論關聯,影響力實在太大了,不僅僅通過實驗對理論基礎進行了驗證,還支持研發出了一種人為製造引力的技術。
現在又是研究電磁力、強力的關聯,是否也能夠以此聯係實驗,並支持研發出什麼新的技術?
這聽起來就很有意思了。
原來的理論物理研究,就是純粹的複雜數學分析構架,不是要解決什麼問題,而是要去做表達,去完成複雜的數學邏輯問題。
這就像是解一個非常複雜的數學問題。
數學角度,當然是有意義的,隻是研究可能會非常的枯燥、乏味。
當解決複雜數學問題的同時,還能支持研究出高端的科技,聽起來就變得有意思多了。
他們的感覺都不一樣了。
在興奮和期待的同時,他們又覺得肩膀上壓了重擔,同時,也感到非常的光榮。
其他人知道他們是跟著張碩做理論研究,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
有些領導都會拍著他們的肩膀說,“未來科技,就靠你們了!”
很多人也會非常讚歎。
這就給他們帶來一種使命感,好像自己成了什麼大人物,肩負著引領人類科技發展,改變世界的偉大使命。
想想……
很激動啊!
……
源點論理論辦公室的新方向研究開始了。
每個人都非常認真,每個人也都非常努力。
張碩把握著大方向,也同時參與到研究中,而另一邊的引力技術實驗以及和各部門的交流,則都交給了姚啟明、薛柏坤等人以及軍方、科技工業局、科技處的代表來負責。
在此期間,費米實驗室的二十人團隊,完成了對高能所的訪問。
訪問團隊領隊是實驗室主任莉亞梅明加,另一個重要負責人則是紮克因費爾南德斯加西亞。
他們參觀了高能所的物理中心、正負電子對撞實驗基地以及混亂力場研究組實驗基地。
混亂力場研究組,也就是前cp組,因為有了新方向的研究,主要做強磁乾涉超子衰變實驗,研究的是混亂力場,cp組也正式更名為‘混亂力場研究組’。
在參觀結束以後,費米實驗室和高能所達成了一些合作框架和協議。
其中包括理論研究的合作,也包括實驗數據、成果的分享,以及對混亂立場共同研究的實驗合作。
同時,他們擬定共同舉辦混亂力場研發理論與實驗會議。
這些消息報道出來以後,馬上就影響到了國際輿論。
費米實驗室主動去訪問高能所,並達成了源點論方向的理論合作,以及混亂力場研究的實驗合作,顯然已經說明了費米實驗室對於研究方向的看法。
同時,能源部情報網絡得到的一些消息也出現在了媒體版麵上。
有大媒體明確的報道說,“據悉,張碩的項目團隊已經測定到了明確的引力場信號,他們已經實現人為製造引力,並掌握了相關的技術。”
“據可靠消息,他們所製造出的引力強度,已超過地球引力的一半,甚至可能會更高,並且可支持航空航天領域的運用。”
這些消息報道出來以後引起了國際輿論的一片嘩然。
輿論迅速發生轉變。
之前國際上對於張碩理論方向的嘲諷全部都消失了。
好多人的評論變成了批評和諷刺,“科學確實有國界線,隻不過是我們劃定的國界線而已。”
“人家不支持《混亂場論》,是因為知道這個方向研究是錯誤的!”
“邁克約爾忽悠了全世界,但沒有能忽悠中國,他們的決策層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原來人家才是正確的,而我們竟然相信什麼高危暗物質,現在想想簡直太可笑了。”
“這肯定是那些所謂頂尖學者的問題。”
“那些頂尖學者發出聲音,說了一大堆的不信任,還吹捧邁克約爾的理論,決策層相信了這些聲音,媒體也做出了報道……”
“真是不可思議,人為製造引力場?如果知道的再晚一些,我們的科技就要落後了!”
“現在知道也不晚吧?”
“我早就覺得不可能,弦理論都是騙人的,什麼高維、多維,我們生活在三維的宇宙,怎麼可能發現出什麼高維的東西,更彆說研究出技術了。”
在眾多的聲音中,最尷尬的就是核子組織了。
好多輿論也指向了核子組織,因為他們剛剛宣布和高能所做一個切割,拒絕基礎力關係模型,全力支持邁克約爾的理論,並把研究高維暗物質作為新的實驗方向。
結果基礎力關係模型研究方向上,已經實現人為製造引力。
現在怎麼辦?
毫無疑問,他們草擬的既定實驗計劃,已經提前宣布破產了。
新方向,也毫無疑問會是源點論。
源點論,基礎力關係模型,電磁力、引力的理論關聯……
這些理論才代表正確的方向!
如果不能快速扭轉方向,高能物理、理論物理等方向上,核子組織就會落後於人。
他們可不能接受落後,馬上就組織召開了新一次的會議。
這次會議針對的還是新方向,但會議的風向已經完全變了,沒有人再談麥克約爾的理論,談到的就隻有張碩的理論方向。
會議上,有學者直接指明了新方向,“我們首要就是完成複刻實驗,必須要知道怎麼樣製造出引力,也就是在實驗中測定到引力信號。”
“我們要組建專門的項目組來研究這個問題。”
“引力信號,研究的基礎是電磁力、引力的理論關聯。這項理論是公開的,還有兩種基礎力的理論關聯模型。”
“我相信,他們的實驗一定是以此為基礎,也就是找到理論關聯模型的解組,並以解組去進行實驗,從而找出引力信號……”
“這個方向是明確的,我們有這麼多的數學家、物理學家,一起研究一個數學模型,一定能找出更好、更優的解組,到時候,可能不止是發現引力信號、引力場信號……”
“甚至,是研究出可實現應用的引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