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出去,我就坐公司的那輛奧迪A6,其實足夠了,低調點。”
吳楚之見勸不動,也不多說什麼,這妮子有的時候主意很正的。
他開著車往體育中心那邊走著,晚上要去拜訪嚴恒的父親,約的是7點半。
現在五點,回家吃飯也嫌麻煩,不如直接到嚴恒家附近隨便吃點。
“楚楚,我們去吃天主堂雞片吧,據說就在體育場附近,我還沒吃過呢。”
見是去體育中心附近,葉小米有些嘴饞了。
她想起以前寢室裡的閨蜜們說過,這家的雞片很好吃。
吳楚之心中一片憐惜,揉了揉她的頭,“好,我們這就去。”
天主堂雞片和宗教沒任何的聯係,其實隻是一道西蜀的經典民小吃而已。
雞片成品既大且薄,爽快無骨,麻辣醇香,回味微甜,可謂是色香味形俱全,葉小米吃得滿頭香汗淋漓,被紅油染紅了嘴唇。
吳楚之掏出她包裡的紙巾,給她溫柔的擦著,而葉小米則不耐的搖搖頭,怪他浪費紙巾,還沒吃完呢。
這個女孩子從初見時背著破舊的小書包,到現在挎著昂貴的寶格麗,短短三個月,穿著打扮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是,其實內心還是沒什麼變化。
還是那個勤儉的讓人心疼的小姑娘。
吃晚飯,兩人就在附近閒逛著,也算是消食。
現在的葉小米也體會到了做為一個高管的孤獨,無論是吃飯、散步她都習慣了一個人。
高處不勝寒,就連自己的閨蜜李亞娟,現在在她麵前也開始了小心翼翼。
難得有人可以陪著一起吃飯、散步,葉小米也釋放著自己本是小女孩的一麵,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的。
倆人就這麼在錦城的街頭消磨著時間,挨邊到時間向著嚴恒家走去。
嚴恒家在機關大院裡麵,錦城的機關大院食堂裡的麵點很是出名,吳楚之小的時候,父母還專程來給他買過。
走過食堂外麵,吳楚之不禁嘴角翹了起來,他和嚴恒也就是在這裡認識的。
不過認識的過程並不美好,二者趁著父母排隊買饅頭時,打著彈珠玩兒。
嚴恒有點輸不起,耍賴與吳楚之扭打在了一起。
雙方父母都不是護孩子的主,也算不打不相識,兩家人也就這麼認識了起來。
那時的嚴恒父親,還是機關裡麵一個小科長而已。
那是的吳楚之,也隻是一個犯了鼻炎掉著鼻涕的7歲小孩。
“日子過得真快啊,小吳現在都這麼高了。”坐在單人沙發上的嚴東明喟歎著。
“嚴伯伯則越發的精神飽滿,臉色紅潤,肯定有喜事!”在嚴東明麵前,吳楚之是不需要太過客套的。
倆家人認識,而且他和嚴恒從小學四年級起,就是一個班的同學,也就高二分班才分開。
官員子弟,有的時候插班讀書也是沒辦法的事,頻繁的工作調動,讓孩子也跟著受罪。
嚴恒還算好,也就小學前麵三年頻繁轉學,後來大一點了,能自己照顧自己也就不需要這麼折騰。
“老了,老了,你看你都找對象了……”嚴東明也不客氣的打趣著吳楚之。
吳楚之朝著嚴恒挑了挑眉頭,“嘿嘿,嚴伯伯,你就洗我腦袋嘛,過段時間嚴恒給你帶一個回來時,我倒要來觀摩觀摩你的表情。”
“他啊?沒出息的家夥,連你們班那個郝雪兒都拿不下,也好,異地戀長不了的。”
嚴恒被臊得臉都紅了,吳楚之從腳邊提起一個袋子,“正明齋的京八件和沙琪瑪,嚴伯伯你嘗嘗?”
嚴東明看了他一眼,吳楚之不待他說什麼,把禮盒放在茶幾上,主動的開口,
“就是侄娃子從燕京回來帶了點糕點而已,百來塊錢的東西,這不算行賄吧?”
嚴東明敲了敲盒子,“不會害伯伯吧?”
吳楚之翻了個白眼,“那我走?明天到你辦公室談?”
嚴東明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哈,你小子的兩口糕點,我還是能吃的。
打開吧,我早就饞正明齋的沙琪瑪了,好幾次去燕京開會,都沒排上隊。”
吳楚之笑了笑,沒說什麼,暗忖這老嚴確實謹慎。
也好,這樣的交往,才不會出事。
他沒有猶豫,直接拆掉了包裝,打開了盒子,“嚴恒,借用一下你家的水果刀。”
嚴恒趕緊遞了過來,吳楚之將沙琪瑪切好,遞了一塊給嚴東明,示意著嚴恒自己動手。
嚴東明瞄了瞄盒子裡,微微頷首,眼裡更是和煦,嘗了一口後,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這正明齋確實比稻香村的味道好上太多。”
“稻香村也就是名氣大而已,味道真不咋滴,不過正明齋那四大齋排隊也確實難排,就這我還是讓人提前兩個多小時去排的。”
吳楚之自己也切了一塊,遞給葉小米一塊。
用罷糕點,嚴東明把兩人帶到書房,嚴恒泡了茶遞進來後就出去了。
雖然他也是果核的員工,但是顯然,嚴東明是不希望兒子摻和的太深。
曆練可以,但不能越界。
所以,對於吳楚之這樣先正規遞資料,然後再上門拜訪的舉動,他很是滿意。
“小吳,談地塊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果核,現狀我從嚴恒那已經知道了,這個你不用講。
我想聽聽你對果核未來發展的看法,以及你對果核在錦城如何發展的看法。”
吳楚之點了點頭,他知道,嚴東明其實是想了解他的需求,再匹配的配合地塊。
畢竟果核現在在紙麵的資料上麵,還是一家成立僅僅3個月的公司。
“果核現在有五大業務主體和兩個研究院……
……
我的產業思路還是紮根於電子產業,分成軟件與硬件兩條腿走路。
……
錦城這邊畢竟是我的家鄉,雖然這裡沒有鵬城、燕京等地的產業集聚效應。
但我還是願意把果核的總部和研究院的主體放在錦城……”
嚴東明坐直了身體,蹙著眉頭,“小吳,我打斷一下。”
吳楚之停了下來,很有眼色的給他遞上一支煙,“嚴伯伯請講。”
嚴東明護著火點燃後,滿臉的疑惑,“小吳,現在我是站在你伯父的位置,而不是錦城管理人員的身份與你對話。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見吳楚之點了點頭,嚴東明繼續說了起來,“我沒弄明白,你為什麼要把總部和研究院放在錦城。
放在燕京這個首善之地或者鵬城這樣的特區不好嗎?據我所知,鵬城可是電子產業的集聚區,怎麼看,都是放在那裡才是正道吧?
不瞞你說,我們錦城也在探索怎麼發展電子產業,調研回來的結果卻是很不樂觀。
這個產業太依賴上、中、下遊企業間的協同作戰,要發展就得集聚包括研發、材料、元器件、芯片、教育、軟件與信息服務的一整套產業。
這是現在錦城所不具備的,你把總部和研究院設在這裡,是不是有點太想當然了。”
吳楚之笑著搖了搖頭,“嚴伯伯,電子產業硬件方麵包含了太多太多的細分產業。
我們以最熱門的半導體為例,包括光電器件、半導體傳感器、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
其中大約有八成半導體產品是集成電路,半導體的生產主要分為設計、製造和封測三大流程。
事實上,在現在這個階段,國內哪座城市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所有的廠商其實都隻是國外產業鏈上麵的加工商。
所以隻要我成為龍頭,那麼自然這根產業鏈鏈條就會向我奔赴而來。”
其實這也是十來年後,錦城能夠成為中西部電子產業集聚區的秘訣。
由於引進了華電子、華唯、紫光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產業帶動力、品牌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促成了京東方、中電熊貓、天馬微電子、精電國際、富士康等一批新型顯示企業在錦城連續布局。
以龍頭企業、重大項目為核心,推動產業鏈補前端強中端延後端。
而隨著龍頭企業的建成投產,會拉動了上遊原材料和零部件、中遊顯示麵板和模組、下遊顯示應用組成的成熟產業鏈在錦城“跟風”落地。
比如,中電熊貓8.6代TFTLCD線項目,該項目帶動了康寧公司、世禾集團、路維光電等近30家配套企業項目落地建設。
玻璃基板、掩膜版、觸控模組等關鍵環節集聚成鏈,“龍頭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的發展路徑更加清晰、有效。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