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後微愣,再沒想到這也能有瓜磕。
登時,她連要示意宮女嬤嬤們過來伺候小主子穿衣的動作都停了。就怕突然打斷對方思緒,害自己的餐前瓜泡湯。
烏那希興致勃勃的,壓根就沒注意到她的小動作。
繼續含笑想著:[滿人喜食豬肉,也有四時祭神、祭祖先的習慣。殺豬祭祖、祭神後,煮過的豬肉也會被分食,取個散福於人的意思。]
[據說白水煮肉不放任何調料,也不弄到十分熟,是為了憶苦思甜,使子孫後輩莫忘先祖立業之艱。用意是相當好的,難吃也應該是真難吃。]
[所以當年小乾隆不露絲毫嫌棄,還津津有味地把肉吃完時,雍正才對這個兒子倍加欣賞,甚至進一步堅定了要立他為儲君的想法。]
啊?
太後驚訝:儲君,是太子位嗎?
是你所說的,九龍奪嫡,人腦袋恨不得打出狗腦袋來拚命搶奪的儲君之位嗎?
竟草率成這樣?
真隨便拍拍腦門就決定了唄!
嘖嘖。
這瓜夠味兒,回頭得跟皇上細品。
嗯,過了初五再說吧。哪怕是愛屋及烏呢,也得看著乖乖重孫女的麵子上,讓四阿哥過個好年。
可惜了。
要分瓜,不然等會子分胙肉的時候,說什麼也得給弘暉一塊兒,讓那孩子好好表現表現。
先淺淺留個印象。
雖可能性不大,但萬一老四那草率是隨了他皇阿瑪呢?
同樣是養在寧壽宮,這回皇上可沒像當年養五阿哥時那麼暗示她不必太操心小阿哥課業。
相反的,他還頗為關注弘暉功課,常親自考校呢。
可見看重培養之意。
皇上自己許是不覺,但太後旁觀者清:若太子遲遲無法順利加入讀心隊伍,始終遊離在狀況之外。在皇上跟其餘阿哥們都致力於發展大清,蕩平外敵的時候還執著於內鬥。
時候長了,不用任何人下場,康熙也能把他淘汰咯。
畢竟再怎麼疼愛,皇父皇父,先是皇後是父。
當皇的,哪能不為江山傳承著想?曆史上,太子兩立兩廢,最後不也照樣無緣大位麼!
人啊,有的時候就不能不信命。
但凡大清早有牛痘,董鄂妃那個榮親王不夭折、先帝不早逝,哪兒還有什麼康熙、雍正?
可惜那娘倆有寵有愛,就是沒命啊!
太後輕笑,親自抱著梳洗完畢,還有些迷迷糊糊的小家夥往前殿接見各宮妃嬪。帶著相關人等祭神,忙完了相關流程,內外命婦們就陸續進宮了。
所有人按著自身或者夫家爵位高低排隊見太後,烏那希就坐太後身邊瞧著。
小姑娘唇紅齒白,長得跟年畫娃娃似的。
現在還穿著大紅繡蓮年有魚圖樣的小旗裝,領口袖口滾著雪兔毛邊兒。
本就喜慶又可愛。
更何況她還小手托著小下巴,小嘴兒微嘟,大眼睛瞧誰都帶著幾分探究好奇呢?
真真誰見了都得誇上幾句天真活潑,靈動無比的程度。
除了太後與能聽到她心聲的四福晉跟宋氏。
太後還好些,畢竟曆經兩朝,在先帝那麼強烈的廢後意願下熬死了他,成功晉升的主兒,養氣功夫已臻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