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那希可不是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
上輩子她所在的福利院就是個城鄉結合的地界,有好大一片種植園地呢。後來院長媽媽又想法子承包了些,種上水稻、玉米、土豆跟紅薯,還有各種各樣的蔬菜瓜果。
收成不說足夠全院上下的吃用,實際上也差不了太多。
上小學就跟著插秧、拔草的烏那希,簡直就是一個種田小能手。隻遠遠一瞧,就知道十阿哥這個地種得相當不錯。
唔。
也可能是山東都已經連著受了三年災,土壤地力有一定程度上的恢複吧?
反正不管是水田還是旱田,現在都長得綠油油格外生機勃勃。
看著就像能有個好收成的樣子。
十阿哥每天再怎麼忙碌,也得過來瞧瞧,生怕有任何紕漏。
久而久之的,原本白皙俊美的皇子阿哥就越來越黑,越來越糙,好像田間地頭的老農一樣。
但他絲毫不以為意,還如數家珍地跟康熙、太子、諸皇子等介紹著。
竟是把耕種之道說得頭頭是道,完全不像個養尊處優的皇子。
專業到讓烏那希忍不住再次感慨:[果然九龍沒有一個湊數的,網友誠不欺我!瞧瞧,瞧瞧,這人送外號草包十的十叔做起事來都有模有樣的。連張鵬翮和陳鵬年都誇獎不休,言十阿哥踏實刻苦、兢兢業業。]
[唔,要是這麼勤奮的十叔再靈光一閃,往科學育種上琢磨琢磨就好了。嗯,就算現在科學與技術水平都有限,搞不來後世的雜交啊,轉基因之類的。]
[能像皇瑪法當年發現禦田胭脂稻一樣,這種子一代代優選上下點功夫也是好的呀……]
舊活兒還沒結束又來新活,要是往常十阿哥怕不是得擼胳膊挽袖子,問一聲你這破丫頭到底有完沒完?
可現在……
牛痘有了,大蒜素有了。
皇阿瑪說不定什麼時候又要推行攤丁入畝,這人口暴漲就在眼前。
若不把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上來,那以後……
可能都撐不到嘉慶年間,就要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了!
因此上,烏那希這道心聲不但不會遭到十阿哥的排斥,還會得到空前重視。
這不,趁著小家夥被送到皇太後那邊午睡時,十阿哥就提起了這個事兒麼:“兒子覺得大侄女是提議十分中肯,確實該好好研究研究。”
“不止優選,就是那個什麼雜交的也得研究研究。”
咳咳。
十阿哥不知道啥科學與技術水平,他隻知道路在人走,事在人為。
後世能做的,他們大清也未必就不行。
轉基因是啥他不知道,但雜交顧名思義呀!那騾不就是驢馬雜交的產物?公馬和母驢生馬騾,公驢和母馬生驢騾。那糧食,應該也差不多吧?
十阿哥撓頭,有些不確定的樣子:“反正兒子覺得很有必要試試,萬一呢?且當年若不是您堅持,也沒有現在的禦田胭脂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