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龍興之地,大清根本之所在。朕與曆代先皇無不惦念。隻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個更穩妥適宜的法子而已。”
他話還沒說完,烏那希就已經了然點頭了:[先說理由,再茲事體大,容後再議。拖字訣使出來,慢慢慢慢的可不就忘了去?]
[關外該苦還苦著,等戰事再起,那些可憐人們為了多立戰功,多拿繳獲舍生忘死。回頭皇上還得自以為得計,看吧,就是得這樣。yUe~]
康熙:!!!
乖乖你這就有點不地道了,皇瑪法這聲還沒出呢,你就先給蓋棺定論了?
那……
康熙垂眸,畫風一轉:“不過保清你今兒這提議倒是給了朕點新思路,把那些欺上瞞下的混賬都攆到關外去。帶著玉米、土豆、紅薯跟禦田胭脂稻的種子。”
“看看這些嘉禾在關外苦寒之地能否開花結果,豐產豐收。”
這題烏那希會啊!
不等大阿哥說話,她就在心裡狂喊能能能了:[那肥沃的黑土地啊,簡直插根筷子都能發芽好麼?東北大米全國聞名,青紗帳綿延千裡。土豆之鄉,食用土豆的方式沒有百種也得大幾十種。]
[現代開發北大荒,變大荒為大倉。十四億人口,東北一年糧食產量不說養十億,七億也是有的哇!]
嘶~
這麼龐大的數量一出,連康熙都忍不住倒抽了口涼氣。
眼看大阿哥清了清嗓子,又要發言。十三阿哥這會兒可不讓他再專美於前了:“兒子覺得皇阿瑪這個提議好極了,是個相當值得的嘗試。”
“我大清受天花之苦久矣,也常被瘧疾等症困擾。但如今有牛痘橫空出世,四哥府上又誤打誤撞在大蒜裡提取出退熱良藥來。再加上水泥的燒製成功,於水利一道頗有建樹,日後河湖泛濫的災情定然”大大減少……”
“各種疾病災難下存活下來的人多了,嘉禾推廣百姓糧食充足。那麼接下來,必然迎來人口的高速增長。”
“而人數有增,地數不變。僧多粥少之下……”
後話十三阿哥沒說,但懂的都懂。
更何況還有烏那希這個小‘懂王’及時科普呢:[呀,不愧是我宇宙全人,自古未有此公忠體國之賢王的十三叔啊!寥寥幾句,就摸到了封建王朝周期論的邊邊兒。]
嗯?
康熙跟所有能聽到她心聲的皇子們都激動了,恨不得現在就把小家夥摁在椅子上,給他們好好講一講。
讓他們好好了解一下這個封建王朝周期論,再研究研究該怎麼破除它。
烏那希也確實沒讓他們失望:[人口急劇增加,土地兼並嚴重。社會矛盾激化,財政困難,民不聊生。以至於百姓們揭竿而起,推翻舊王朝。或者說其餘外部勢力前來吞並,實現改朝換代。]
[橫豎幾經交戰,損失大量人口。新王朝統治者為安撫百姓,擴充人口而實行一係列惠民政策。政治清明,社會穩定,人口數量暴增,所謂盛世出現。然後……]
[新一輪的土地兼並開始,大量流民出現。隻等一個點子王帶他們吃他娘,喝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帶他們乾翻舊王朝,成為新王朝的功臣勳貴。]
[咳咳,雖然闖王闖成後,被大清撿漏啦。但王朝周期就這樣,從始皇帝以來秦製王朝就沒有超過三百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