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仍在繼續,而且驚喜一個接著一個。
第六個路牌,出現前方多發團霧請小心慢行標誌後。疾雷汽車的前方,竟然真的噴出一股股濃白的水汽煙霧。
在霧中,大家隻能勉強看清,亮著霧燈的疾雷汽車輪廓和閃爍的雙跳燈。
然後……
有眼尖的記者,赫然發現有一個個假人,在滑軌帶動下,朝大霧裡鑽去。
多向車速台支持輪胎轉向功能,空無一人的疾雷汽車,就這樣在大霧中開啟了驚險的躲避行人之旅。
記者們沒看清楚太多細節,可是一側屏幕上不停上漲的分數,已經說明了疾雷汽車的成績。
當第四十九個標示移動過去後,屏幕上赫然顯示疾雷汽車目前得分49,判斷每個標誌的平均用時為0.04秒。
現在即使巨獸工業的技術人員不說,所有人也知道了現在是“虛擬駕駛員”在遠程操作疾雷汽車。因為人類,不可能有這種神經反應速度。
看著疾雷汽車一路過關斬將,國內記者們快要沸騰了。
這一刻,他們內心覺得無比自豪。因為眼前這台疾雷,屬於華夏公司創造。
與之相反,美國代表這邊神情越來越嚴肅。
從當初決定派遣代表來擔任第三方監督機構時候,他們就沒打算安安分分來當這個代表。這無關什麼麵子問題,純粹是利益之爭。
代表團是特斯拉智能汽車實驗室裡高級技術人員,在華夏媒體的眼裡,這台疾雷汽車讓他們覺得自豪驕傲。但是在美方代表團眼裡,這輛疾雷汽車,讓他們徹頭徹尾恐懼。
為什麼,這輛疾雷汽車可以閃電般,精準判斷出所有正確答案?
為什麼,這輛疾雷汽車,直到現在還沒有出現一次的網絡波動?
華夏雖然在4g無線網絡的建設上不留餘力,但受限於基站本身技術,和無線網絡的特性。任何一個無線信號接收終端,都不能保證4g網絡一直處於流暢狀態。
打個比方,一台手機接入移動基站,並不是隻接入一個。它會連接附近多個基站,隻不過手機會選擇信號最好的基站作為當前使用,其它處於備用連接中。當手機移動位置,或是當前的基站負荷較高,手機就會自動切換下一個基站使用。這個切換過程中,就會產生信號波動。
可是測試已經進行了半小時,這輛疾雷汽車依舊跟連了光纖寬帶一樣穩定無比。
不能再這麼被動的等待下去了。
何況……
他們本來就並不打算安分當第三方監督機構,這些特斯拉的高級技術人員,早就針對遠程駕駛技術,研究出好幾套乾擾方案。
想到這兒,美方代表傑恩衝他對麵媒體席上,一位美國記者挑挑眉毛,後者微不可查點點頭。接著他舉起手中笨重的相機,對疾雷汽車進行拍照。
記者用相機拍照,這是最尋常不過的事情。事實上這位美國記者手中相機,確實可以拍照。
隻是,在特斯拉高級技術人員的改造下,這台相機的閃光燈功率大了些,閃光時間也長了一些。
這是個精心準備,而且不可能被察覺到的陷阱。
疾雷汽車辨認交通標示,必然是通過圖像分析技術來完成。這位記者隻需要在標牌出現的一瞬間,對準疾雷汽車的前置攝像頭按下快門,閃光燈發出的強光,就會讓攝像頭產生曝光,最後拍攝到的景物一片白茫。
看見又一個標牌探出頭,看見那位記者已經往前走了幾步,把相機瞄準了疾雷前置攝像頭,美方代表這邊,嘴角集體上揚,露出莫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