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引擎。
這是一種葉青從未見過的電力驅動結構,它不像傳統電機那樣結構非常簡單。
它有多個功率,結構極為複雜。分核心驅動結構和變速結構,從圖紙外觀上看去,它和目前科技水平下的電機沒有任何關聯。
它更像一部來自未來科技的引擎,它的電力驅動結構就像一台渦扇發動機核心葉扇樣複雜,由多層結構組成。一共四層,每層又由多塊單體可以產生磁場的金屬材料鑲嵌。
四層不同磁力材料,最終在電力作用下,產生無可比擬的強大磁場,驅動中間主軸旋轉。
不用去看那些不同的磁力材料生產技術,就單單看這根主軸。
它就不是目前二十一世紀,人類工業技術玩得轉的東西。
【主軸】,這兩個字工程師們一看見,第一想到的就是一根又長又圓的金屬。再高端一點,就是鍛壓件加工出的高精密主軸。
如果要說不是長圓形的主軸……
那也有,異形主軸中,汽車發動機曲軸,就是最典型的。曲軸是發動機活塞運動的連接機構,外形有些像餅乾的配重塊,一塊塊串起來,串聯它的也不是一根筆直金屬,而是上下上下圓錠結構。
不過,發動機曲軸加工方式很簡單,用一塊鍛造而成的合金鋼棒,放到自動車床上削切加工,甚至都不用五軸中心出馬。
電磁引擎的主軸……
葉青不太好形容它,與其說它是一根主軸,不如說是一根根磁場線組成的藝術品。這些嚴格按照磁場方向組成的曲線,貫穿在圓形金屬柱上,互相不交叉,但最終兩端閉合在一起。
10千瓦、100千瓦、5000千瓦、10000千瓦、30000千瓦……
一直到20萬千瓦,各種功率應有儘有。同時,它有遠超當前電機技術水平的更大輸出功率。同等功率和它相比,就像奧拓與奧迪差距。
咂摸了半天,葉青又翻到吸音鋼的黑科技圖紙上。
吸音鋼,葉青之前冷落它的原因很簡單。首先這種材料的製造成本非常高昂,但它的物理性能又很普通。在民用市場上,幾乎沒有任何用武之地。
如果說,超硬質合金是物理防禦,那吸音鋼就是魔法防禦。
在民用市場無用武之地,但用在軍事中,不亞於第四代隱形戰機隱身材料的重大意義。
資料上的字麵意思說它可以吸收一切電磁波,而目前人類科技的雷達,無論是合成孔徑雷達,還是無源相控陣,甚至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都要遵循一個核心原理。
——發射電磁波,接收返回的電磁波,並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
而想要接收到電磁波,就必須遇到障礙物,讓電磁波碰撞,並產生反射。沒有反射,自然沒有任何數據傳回。
目前服役的F22戰機,以及華夏剛剛服役的殲20隱身戰鬥機,也都是遵循和吸音鋼同樣原理。用技術手段,儘可能吸收電磁波,減小反射麵積。
隻是當前隱身材料,無法完全吸收電磁波。在近距離內,或是某種特性頻段的電磁波內,隱身戰機任然有很大被發現和鎖定的風險。
但吸音鋼不同,完全吸收電磁波這幾個字,已經證明它的卓爾不凡。
它的吸波原理,也與戰機上的隱身材料截然不同。
隱身戰機材料,是利用特殊吸波材料減弱雷達波。這種材料非常脆弱,通常戰機飛行不到兩次,就要重新更換隱身塗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