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檢解決方案交給了電晶,建立航空公司,和精巧飛行器的審批任務,自然是公司負責。
葉青負責精巧飛行器。
任何一款投入商業運營的飛機,需要符合民航的法律規定,需要獲得生產許可證,和運營許可證。這幾個許可證,可以說是全球民用產品中,對產品要求與規範最嚴格的證件。
華夏目前正在研究的c919客機,從立項研究,到第一架飛機成功首飛,花費了整整九年時間。
首飛之後還有無數的測試工作要做,樂觀估計,第一架正式投入運行的客機要等到2020年。
巨獸工業這裡,葉青要在短短一個月內走完華夏製造飛機十年的路。
現在葉青已經讓大量的巨力苦工著手精巧飛行器的生產中心建造,等到生產中心建好,裡麵的設備安裝完畢,成熟的精巧飛行器就能下餃子一樣往外出。一個月產能,至少抵得上波音公司一年產能才行。
生產基地放在了龍溪灘工廠西邊,與疾雷汽車生產基地毗鄰。
工業版精巧飛行器航程兩千公裡,載重三十噸。
以世界上數量最多的波音737係列為例,早期型號的737最大商業載重隻有十六噸,即使新推出的737—900,商業載重也沒有突破三十噸。
並且最大載重和實際載重是兩回事,航空公司從成本和機體壽命上考慮,幾乎不會讓一架飛機滿載起飛。這不僅僅會浪費更多油料,滿載以後的飛機對跑道長度,對氣象條件都有著非常苛刻要求,航程也會大大縮短。
一架波音737飛機翼展三十米,機長三十五米,接近半個足球場的占地,卻連三十噸的貨物都無法帶上天,不得不說飛機的運載能力實在低到可憐。
工業版精巧飛行器雖然航程較短,但它的運載能力非常強大。同時它的機體尺寸隻有四輛大巴車大小,升級改造的潛力無限。
沒有機翼,卻擁有垂直起降能力的它,不管從哪方麵相比都能甩普通客機十條街。
……
一連幾天,葉青都奔波在工廠和公司的道路上。
現在工廠那邊,一座占地六十畝的廠房已經豎起了底基輪廓。廠房旁邊,麵積更大的機庫也在修建當中。在多台巨神I型和X型的幫助下,采用輕質鋼材搭建的精巧飛行器生產中心,隻需一星期就能豎起主體建築。
相比工廠這邊的按部就班快速發展,公司那邊顯得相當遲緩。
精巧飛行器的諸多文件審批第一步,到是走的很快。民航管理部門獲知巨獸工業有進軍航空飛行器領域的打算,很痛快地就給出詳細的航空飛行器相關規定要求。隻要按照規定要求內生產的飛行器,都能獲得飛行許可證。
飛行許可證是第一步,至於能不能拿到更重要的商業運營許可證,還要等精巧飛行器製造完畢,通過嚴格的質量驗收後才能知曉。
巨獸工業這邊目前隻提供了精巧飛行器的外形參數,民航管理部門當時的想法,可能和廣播電視總局拿到那些雷劇的報批資料一樣。
胡鬨!
這架飛行器連翅膀都沒有,卻想完成有翅膀飛機都做不到的事情。
這還有沒有一點空氣動力學的常識?
不是胡鬨,是什麼?
胡鬨歸胡鬨,民航管理部門總不能阻擋一家公司的科研創新想法,再說這家公司還是大名鼎鼎的巨獸工業。隻要符合相關的航空飛行器安全標準規定,哪怕巨獸工業要上馬太空飛船,他們也隻能強憋著笑,給出許可證。
但是更重要的航空公司申辦,幾乎毫無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