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獸工業入駐民營航空業務?
——巨獸工業任性,買了航空公司賣飛機玩。
——巨獸工業,那讓人無法揣測的神奇行為。
沒用兩天,媒體們又把焦點從紅璽航空的常餘樂身上,轉移到了巨獸工業的天網航空身上。
天網這個名字起的很有氣勢,有統治世界航空的不用切實際誌向,但一架飛機不留是什麼操作?
根據民航相關規定,一家航空公司想要申請一條商業執飛航線,除了要考察這家航空公司的硬件資質外,能不能提供一架符合飛行器規定的商業飛機,更加關鍵。
不是買了一架波音飛機,就能立刻投入運營。
這架飛機在飛行前,還要通過複雜繁瑣的驗收程序,還要建立一整套的航線後勤。現在天網航空把所有正在運營的飛機賣了,也就意味著,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被民航部門取消這些航線資格。
畢竟天網航空不能占著茅坑不拉那個啥不是,一旦航線被取消,再想重新獲得航線,可就困難了。
新成立的天網航空,幾乎成了一個空殼子。
飛機沒了,自然天府機場的航空基地也要跟著取消。
飛機沒了,那基地內的一整套飛機機械檢修維護設備,也沒有了存在必要。這些東西,都被打包出售給了其他航空公司。
隨著媒體們一窩蜂的報道和深入挖掘。
他們發現,巨獸工業在收購紅璽航空公司,並改名後,緊隨其後又部署了多條大動作。
例如它們把天網航空的總部從天府市搬遷到中雲市,例如他們一口氣派出了幾十個代表團,前往華夏二十三個省,和幾個直轄市自治區。聽說要在每個地方都拿下一塊占地頗廣的地皮,用來建設什麼。
到底建設什麼?
根據幾個省的選址情況來看,巨獸工業的選址似乎很隨意,不考慮地形因素,也不考慮周圍建築物高度。
那就不是建立機場,剛開始媒體們還興致勃勃的猜測,巨獸工業會不會要大手筆的建機場?現在隨著尚海市選址確定,機場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被排出了。
不僅是選址,新成立的天網航空,按照道理說飛機和機械維護設備都賣了,那剩下的機械師和空乘人員,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養著他們,隻能浪費工資。
可巨獸工業反其道而行,不僅不裁員。還把這些人的基礎工資上調一大截,又大張旗鼓發布招聘廣告,向社會各界邀請更多的機械師和空乘人員,前來天網航空任職。
媒體們想方設法去采訪巨獸工業的高層人員,可這些人守口如瓶,半點風聲都不漏。
……
轉眼一個星期過去了。
媒體們在刨根問底了一星期,也沒有弄清巨獸工業具體意圖後,又把新聞焦點放在了彆處。
這一星期外界不知巨獸工業意圖,但巨獸工業內,已經完成了布局航空業的幾個重要步驟。
天網航空公司總部被搬遷至中雲,地點放在中雲市的東邊,距離龍溪灘二十公裡處的一片荒野上。那裡到沒有海,但是遠離市中心,隻有大片的農田,和坐落在農田邊上的稀朗住戶。
選擇這裡原因很簡單,巨獸工業已經拿下這片土地的商業使用權,準備在這裡建設一座專供精巧飛行器運營的機場。
巨獸工業計劃出資一百億,在全國先期建設五十座示範性機場。中雲這個機場規模最大,因為天網航空公司總部也在這裡。
在機場的緊鑼密鼓建設中,龍溪灘工廠內,精巧飛行器的生產中心,也悄然落成。
落成後的生產中心,擁有每天量產五十架精巧飛行器的能力。
每天五十架是什麼概念?
大名鼎鼎的波音公司,去年一年交付的各類型新機隻有八百架。波音公司每年訂單多到做不完,他們最大的困擾就是怎麼才能把產能擴大、擴大,再擴大。
現在有一家新的飛行器製造商在華夏悄悄成立了,這家製造商一個月可以量產一千五百架,客運能力相當於兩架波音737的新型航空飛行器。馬力全開,一年能生產一萬八千架。
年產量是波音公司的二十二倍……
精巧飛行器已經被組裝出了六架,連同最初組裝的那架,其中三架出售給空軍,用於他們試飛收集數據,並根據需要對機體進行改動。另四架,一架送到了天府航空集團,接受大名鼎鼎的破壞性靜力測試。另外三架,送到民航部門,進行飛行器試航測試。
隻要靜力測試和試航測試通過,精巧飛行器就能取得華夏民航部門頒發的航空飛行器適航認證,正式投入到商業運營中。
本來這兩項測試需要很久,就算是波音係列的新型飛機,測試期也在一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