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專業儀器檢測了全息眼鏡的第二層成像鏡片,才發現原來在它逆天的成像效果背後,是超出正常顯示器發光強度值幾倍,和對眼睛非常不友好的極近距離屈光效果改變,才最終模擬出讓人分不清現實與虛幻的成像畫麵。
儀器。
接受檢測的全息眼鏡。
電磁波波普檢測報告,這些證據樣樣俱全。
他在波普檢測報告後麵注解,當人雙眼近距離內的顯示器光亮度,超過時(cd/m2時,就會引起眼部肌肉疲勞。
當光亮度超過時,雙眼就會容易被光線刺傷,時間久了還會導致視力下降和頭痛。
300的數值,是目前主流顯示器能達到的最大亮度。
某些專業顯示器數值可以超過500,但那些不具備普遍性,專業人員在使用時也會帶上防輻射眼鏡,普通用戶們並不用擔心。
可是,這位熱心博士測得全息眼鏡內層鏡片最大光亮數值,為。
這個數值是什麼概念?
用熱心博士的話來說,在這個數值下,正常人雙眼用不了半小時就會進入疲勞狀態。
一小時後,人們會覺得雙眼開始覺得刺痛,睫狀肌和眼外肌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眼內直肌壓力變大,導致眼內壓逐漸相應升高。
時間一久,用戶們高度緊張的雙眼肌肉,就會逐漸變得萎縮。
這種萎縮不可逆轉,也是造成近視問題的最大元凶。
這還隻是問題之一……
還有問題二、問題三,問題四……
問題二,全息眼鏡內層鏡片具有一定弧麵,並且重疊成像。這麼做是為了把正常平行的光線,改變成帶有屈光效果的扭曲光線。
這樣光線打在視網膜,再經過眼球屈光係統的重新聚焦後,才變成難辨真假的立體影像。
人眼本身就有帶有屈光係統,全息眼鏡把原本不是立體的畫麵,強行更改後,必然會影響人眼自帶的屈光係統。
時間一久,何止近視?
用戶摘下眼鏡看外麵景色,會發現景色變得扭曲,明明是一條直線,肉眼看過去卻是弧線。
問題三,全息眼鏡還會影響用戶的感覺器官協同工作頻率。
正常人感覺器官是高度協調合作的,在內耳還有個叫“前庭器”地器官。
前庭器負責感受身體的平衡,比如人體發生方向運動或加速度,前庭器就會接收到信號。
運動通常伴隨著視野的移動,視覺神經也感受到這個信號後,就會一起傳遞到神經中樞,再由神經中樞控製人體進行適當的反應,來平衡運動對人體造成的影響。
全息眼鏡當然會打破這種平衡。
全息眼鏡裡,讓人分不清虛幻和現實的畫麵快速變化,前庭器去接收不到對應的身體變化,便會觸發機體的自我保護,輕則會造成用戶頭暈,惡心。
重者甚至能影響用戶的身體協調能力,出現類似醉酒那種的走路姿勢。
問題四……
等網民們通篇看完整個文章,各個被嚇的冷汗直冒。
這到底是一款高科技眼鏡,還是能讓人下半生、生活不能自理的致命輻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