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的盛唐水墨畫_資料存放處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資料存放處 > 繁盛的盛唐水墨畫

繁盛的盛唐水墨畫(1 / 1)

盛唐以來,水墨山水畫家,名人如林,如群星燦爛,據《曆代名畫記》記載,有突出成就的有盧鴻一、鄭虔、王維、張璪、劉方平、齊暎,朱審、王宰、畢宏、楊公南、張湮、陳曇、劉商、張誌和、吳恬、王墨等畫家。

他們不論在生活習慣方麵,還是思想意識方麵,藝術風格方麵,都有許多共同點,可以看出當時水墨山水繪畫藝術的全貌。

這些人都是失意文人,有的是被罷官的,有的是對仕途不順而退隱山林的。

如盧鴻一就是隱於嵩山的高士,鄭虔、齊暎等人是被罷官的,王維做了安祿山的囚虜,由於朋友相救,才免於一死,劉方平是個不仕之士,張誌和是個自稱“煙波釣徒”

的人,但他們自身有一定經濟基礎,可以營建莊園彆墅,過著清高而又“孤芳自賞”

的生活。

他們個性疏野,沉醉於詩酒、書法、繪畫之中,如鄭虔與杜甫、李白力酒友詩友;張湮與王維、李頎等為詩酒和丹青之友。

他們有時表現出狂態,如王墨醉後,竟以頭髻取墨抵於絹畫;吳恬自雲:“初夢寐有神人指授畫法”

,劉商曾惆悵賦詩曰:“苔石蒼蒼臨澗水,蹊風嫋嫋動鬆枝。世問惟有張通會(指張璪),流向衡陽那得知?”

這是為張璪貶官而一灑同之淚的心緒。

盧鴻一曾自圖其居,畫了《嵩山十誌》包括“草堂倒景、台樾館、沉煙庭、雲錦淙、期仙蹬、滌煩礬、冪翠亭、洞元室、金碧漂”

,時稱山林絕勝(《廣川畫跋》)。

王維也畫了他的田莊《輞川圖》。

張誌和曾垂釣於洞庭湖,顏魯公(真卿)知其高節,便以《漁歌》五首贈之,張誌和遂作《漁歌》詩意圖。

張彥遠評楊公南的山水畫“餘觀楊公山水圖,想見其為人,魁岸灑落也。”

杜甫欣賞王宰的山水,曾有《戲題山水圖歌》:“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唐文粹》記錄了唐符載《觀張員外畫鬆石序》,說張璪畫山水:尚書詞部郎張璪,字文通,有一天作畫,座客二十四兒,立左右圍觀,“員外居中箕坐鼓氣,神機始發。其駭人也,若流電擊空,驚飆淚天。摧挫斡掣,偽霍瞥列,毫飛墨噴,掠卒掌如裂,離合徜徉,忽生怪狀。及其終也,則鬆麟皴,古峰岩,水湛湛,雲窈眇,投筆而起,為之四顧,若雷雨之澄霧,見萬物之情性,觀夫張公之藝非畫也,真道也。”

這話告訴我們,張璪是一個才氣橫濫的大畫家,他表演的不僅是畫藝,而且是人溢自肺腑的精神氣質。

鄭虔把他的詩、書、畫獻給唐玄宗,得到禦筆題書,稱“鄭虔三絕”

張璪自撰《繪境》中有句名言“外師造化,中心得源。”

成為後來畫家的座右銘。

除王宰外,王維世是名高一時、名垂千古的畫家.王維,字摩詰,官至右丞,世稱“王右丞”

,今山西祁縣人。

他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對音樂、詩歌、繪畫都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山水畫,被稱“南畫之祖”

他二十一歲成進士,起初仕途順利,在張九齡、李林甫執政階段,屢次遷升。

《新唐書》本傳道“(維)工筆隸,善畫,名盛於開元天寶間,英豪貴人,虛左以通,寧薛褚王,待若師友”

,可見當時得意的情形。

然而他30歲死了妻子,從此未娶,開始學佛.他道:“一生多少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消”

特彆是他55歲那年,安祿山攻陷兩京,沒來得及逃出,被囚禁起來,要他做官,他沒有接受,被定為降敵罪人,繼續被囚禁,後經其弟王縉及朋友的營救,才免於一死。

以後買了藍田宋之間的彆墅,隱於惘川。

他在繪畫上是個多麵手,既畫佛教人物,又畫肖像,但成就最大的是山水畫。

他的山水畫綜合了李(思訓)吳(道子)兩派特點而自成一家,既有李風(密體〕,又有吳風(疏體);既沒有密體那樣過於雕飾,又沒有疏體那樣過於粗獷,走的是自己的路。

他的畫可以使人品昧到音樂和詩歌的意趣,具有清高、秀潤、純靜的藝術境界。

它富於潛思、含蓄、悠閒的情調,這很符合失意知識分子的審美觀和美學理想,在創作技巧上,著墨追求精練、宛麗、淨化。

他“一變鉤斫之法”

,摒棄易雕透,硬結的毛病,加強“渲染”

的技巧。

創立了一種王氏獨特的畫派。


最新小说: 神醫廢材妃 靈霄天衍功 惹上首席總裁2 雲隙微光遇見貓 神秘首席甜寵妻 星遊記之我要飛 傲世狂徒 背包女強人 我在末世造小家 體重兌換係統:胖子逆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