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不用蕭銳專門設計,遠在萬裡之外的嫪毐便靠著勞動力完成了自我上進的第一步,可惜蕭銳沒法知道這個好消息,不然的話必會送上祝福。
有嫪毐這樣的人才為秦國服務,蕭銳也能放心了。
在爬山登高的途中,蕭銳也突然有個想法。
誰說奸惡陣營的降臨人物就沒用啊,大夏用不著可以送去敵國啊,現在嫪毐來了,指鹿為馬的趙高呢?雖然大夏國以前有個趙高高,但多了一次字就相差十萬八千裡。如果也把趙高降臨,讓他和嫪毐哥倆雙劍合璧,何愁秦國不亂!
想想都好刺激啊。
秋風陣陣,正是出遊的好時間,京都外的山並不多,所以景色秀麗的山上自然遊客較多,三五成群,有男有女,結伴登高遠望,彆有一番情趣。
蕭銳幾人跟著眾人隊伍中,並不起眼。
到了山上,蕭銳簡單站了站,眺望一下遠方,吐出一口胸腔濁氣,便算是把疲憊一掃而空。四處看看,秋遊的人們席地而坐,坐著小遊戲吃著野餐,蕭銳幾人乾站著也蠻尷尬的,所以便乖乖下山。
回宮,繼續為國操勞!
.......
立冬前,冠軍侯的三路橫掃諸城,最後彙合兵臨遼源城。
遼源城距離大齊皇都還有五百餘裡,一旦遼源城破,往北一馬平川,便可直取皇都。所以遼源城不得有失,這是守護皇都但最後一道屏障了。
此時遼源城中一片肅殺之氣,將近三十萬大軍塞進城內,滿滿當當,並且為了對付夏國火藥,城中和城池上用木板搭成了掩體,方便士兵躲藏,畢竟火藥拋進來引爆後,那石頭、鐵蒺藜飛濺四射的威力不容小覷。
而掩體還能阻擋大夏的諸葛連弩,避免被射成刺蝟。
與此同時,城外被挖出了壕溝,足足一人高的壕溝共有三道,最遠一道距離城牆足有六十米,其目的自然是防止大夏的雲梯靠近,也為了削減夏國的箭弩射程。
如此這般,遼源城上下信心滿滿,折斷了夏軍先進的器械,看他們如何攻城!為此,城池上還準備了大量熱油、枕木、石塊,如果夏軍敢強攻,定讓他們嘗到厲害!
對於遼源城做的準備,冠軍侯都看在眼中。
他坐鎮中央,召集將領商談對策。
眾人將遼源城的情況詳細分析後,如何拿下遼源城便成了首要問題。不得不說,遼源城的防禦做得非常好,專門針對大夏的進攻進行設計。
“侯爺,強攻死傷太大,不能強攻。要不繞過遼源城,直接北上?”一名將軍出聲問道。
冠軍侯搖頭道:“必須先滅遼源城,繞過此城有損軍心,而且一旦咱們繞行北上,這就把後背留給了遼源城。遼源城中三十萬大軍不可小覷。咱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滅掉齊國,每一步都要穩。”
“要不留下十萬大軍在此攻城,餘下大軍繼續北上?有十萬大軍在此,也能威懾遼源城內齊軍。”另一人問道。
冠軍侯還是搖頭,道:“這段時間連下十二城,每座城都留有兵馬駐守以安秩序,再去掉傷亡的將士,我們手中還有五十萬大軍。留下十萬威懾遼源城不是不可以,但卻是中策,一不小心就很可能被對方反牽製。而且距離齊皇國都還有五百餘裡,中間還有諸多城池需要攻下並留兵駐守,到時打到齊國皇都時,也就剩二十多萬兵馬。二十多萬兵馬想要拿下齊國皇都,並非易事!除非齊國皇都內有人學習趙國開城投誠,那倒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但這個可能性很低。”
“要不向朝廷請求支援?”又有人問道。
冠軍侯瞪了對方一眼,道:“憑齊國這個爛攤子,本侯七十萬精銳大軍滅不掉他,就沒臉回大夏了!而且兵力支援也需要一定時間,沒有十天半個月來不了,此事休提!”
作戰兵力七十萬,這還不算輔兵,加上輔兵和押運糧草的,此次攻打齊國的兵力將近一百萬!所以冠軍侯也有他的傲氣,這麼多兵馬拿不下齊國這個內憂外患的爛攤子,他還有啥臉“勇冠三軍”!
主要還是攻下的城池留兵駐守耗費了大量兵力。
其實完全可以不必這麼密集留兵,幾個城池留一兩萬兵馬威懾,應該足矣。
但還是那句話,冠軍侯求穩,他要的不僅僅是攻破齊國皇都,還要將打下來的地方儘數歸大夏所有。總不能剛攻破一個城池前腳剛走,城中的齊國百姓便起義自立,到時候鬨來鬨去,遍地開花都是不穩定的局勢,看著就心煩。
齊國不是趙國,趙國百姓受剝削太久,所以攻破城池時,趙國百姓都很老實,隻要不殺他們,不搶他們,他們就不會反抗。齊民的反抗情緒大,都不想做亡國之奴,所以必須派兵駐守,以保穩定。
這也是為什麼安西十四州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徹底擺平,而冠軍侯駐紮奉天城將近三年,效果遠不如安西十四州。
既然必須拿下遼源城,眾人便開始集思廣益,如何拿下此城。
李存孝便道:“將軍,既然必須拿下遼源城,那就先用主力包圍遼源城,切斷他的補給,讓它成為死城。齊國糧食本就短缺,齊軍的夥食都大打折扣,這一路連克諸城,明顯看出來他們的儲糧有限。遼源城本來就有三十萬人口,而隨著咱們大軍殺來,四周的百姓又被急召入城,再加上齊國大軍,遼源城內估計有一百萬人口!這可是一個龐大的人口啊,每日消耗的糧食不在少數。”
“我們將遼源城圍住,不進攻,然後散播謠言,要將他們逼到糧絕,餓死他們,到時候遼源城不攻自破。此謠言一出,必會引起遼源城內恐慌,勢必會出現搶糧現象。而且屬下賭遼源城中沒有足夠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