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得正一聽到這話,先是臉上肌肉一僵,隨即爆發出一陣刺耳的狂笑,那笑聲打破了周圍的氛圍。
他一邊笑,一邊還拍著大腿,像是聽到了古往今來最荒唐的笑話。
周圍那些官員子弟見狀也跟著哄笑起來。
他們有的笑得前俯後仰,酒杯裡的美酒都灑了出來。
有的用手帕捂著嘴,卻還是忍不住發出嗤笑,看向王文的眼神裡滿是輕蔑。
在這些從小錦衣玉食、享受著家族蔭庇的官員子弟眼中,王文帶著鄉野氣息,就是個不折不扣的鄉巴佬。
在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裡,一個農民,哪怕把書讀得滾瓜爛熟,學問再高,又怎能與他們尊貴的家世相抗衡?
他們站在社會的頂端,對平民百姓有著天然的優越感和歧視。
王文看著他們一張張因嘲笑的臉,眼中閃過一絲不解。
他實在難以理解,自己不過是說出了心中所想,道出了陛下倡導的理念,為何會引得眾人如此發笑。
但他很快穩住心神,眼神變得冷靜,絲毫沒有被他們的嘲笑所動搖。
他深吸一口氣,胸膛微微挺起,認真地掃視著麵前這群肆意嘲笑他的人。
“請問,這有什麼好笑的嗎?”
王文開口了,聲音堅定。
“我確實是從農村來的,這沒什麼可避諱的。”
他微微停頓,目光逐一與眾人對視,眼神中透著不容小覷的氣勢,“但是,陛下早已昭告天下,每個人都擁有讀書寫字的權利。”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無論貧窮還是富貴,都應當接受教育,掌握知識。”
王文的聲音愈發洪亮,帶著一股振聾發聵的力量,“自乾武元年起,直至今日,整整十六年,我大唐的掃盲計劃開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斐然。”
“如今,幾乎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拿起書本,學會寫字、認識文字。”
“難道時至今日,你們還冥頑不靈,固執地認為,隻有你們這些官家子弟才配讀書識字,而我們老百姓就天生低人一等,不配擁有知識嗎?”
王文的語氣中帶著憤慨,他的質問如同利箭。
“那既然如此,朝廷為什麼還要開設科舉,廣納天下英才?”
“陛下為什麼要不遺餘力地持續推進掃盲行動?”
“朝廷又為何千方百計地從民間招攬賢能之士?”
王文一連串的反問,眾人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一個個麵麵相覷,不知如何作答。
“還是說,你們想要公然違抗陛下的旨意?”
最後一句話,王文幾乎是一字一頓地吼出來,充滿了威懾力。
聽到王文這番邏輯嚴密的話語,在場的眾人一下子都呆住了。
他們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怎麼也想不到,這個平日裡被他們視為泥腿子的王文,竟能有如此出色的口才,說出的話如此有理有據,讓人無從辯駁。
更關鍵的是,王文句句都引述陛下的旨意,他們心裡縱使有萬般不服,也不敢在明麵上反駁。
畢竟,這普天之下,誰敢公然質疑陛下的決定,說陛下是錯的?
那無疑是自尋死路,一旦消息傳開,定會被天下老百姓的口水徹底淹沒,成為人人喊打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