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煉等人輾轉後撤的同時,南J城也毫無懸念地完全被日軍接管。
鬆井石根大搖大擺地入城,還舉行了一次入城儀式。在一聲聲嘹亮的軍號聲中,鬆井石根在朝香宮鳩彥王以及柳川平助的陪同下,趾高氣揚地踏進了南J城。
此刻,從中山門到國民政府的道路兩邊,站滿了S海派遣軍和第十軍的代表隊伍,而鬆井石根對這一景象也非常滿意。
隻不過在隨後的內部會議裡,有日軍透漏,鬆井石根把酒杯擲在地上,憤怒地猛敲桌麵。他認為這次攻略南J的損失實在太大了,僅光華門一側,就投入了近六千條人命,而且若不是守軍後退,他們還沒能將城攻下。
“恥辱,這是我們大日本帝國的恥辱!我聽說,守衛光華門的是憲兵敢死隊,記住這支部隊。如果以後再見到他們,一定要抓住他們,以慰我皇軍在天之靈!”
另一邊,已經抵達武漢的光頭校長,也針對戰局變化,重新劃分了戰區。
新劃分的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在河南平漢線和隴海線中段作戰;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在山西作戰;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在長江以南的安徽、江蘇和浙江作戰;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何應欽,在廣西和廣東作戰;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在山東和蘇北(包括隴海線東段)作戰;
第六戰區和第七戰區同時在甘肅、寧夏、青海等地增設;
第八戰區司令長官由光頭兼任,實際上則是由朱紹良負責。
新戰區成立之日,光頭校長向各戰區司令下達命令:凡戰區內或臨近戰區地方的縣長、專員以及其他地方長官,一律不準擅離職守,不得托故離開駐地。如有擅自先退者,一律按軍法處置。
而就在光頭與他的一眾幕僚開會之際,沈括卻站在會議室門口充當警衛。
由於他新加入軍統就接連立功,在同批加入的新人裡,職位像坐火箭一般躥升,而且還被戴笠寄予厚望,可謂前途無量。
不一會兒,房間門被打開,一眾黨國大佬陸續走出,而沈括等人也急忙站直了身子。
這些大人物一邊走一邊竊竊私語,或搖頭或歎氣,由此可以推斷出,戰況仍然對我方極度不利。
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戴笠最後一個走出來,向沈括他們使了個眼色,讓他們跟自己走進軍統專用的情報室內。
戴笠指著一張地圖,聲音略顯沙啞道:“我們剛收到消息,華東地區和華北地區的日軍已經實行了南北對進,企圖攻占我戰略要地徐州,從而連貫南北戰場。為了應付這種局麵,委員長已經重新設置了戰區。”
戴笠說到這兒,手指忽然在地圖上一劃,重新指向了S海:“還有,該死的汪精衛墮落成了日本人的傀儡,建立了偽S海政府。委員長非常生氣,並指派我軍統之中的精英人士,潛伏回S海,實施刺殺、破壞等任務。”
戴笠說到這兒,沈括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但他沒有出聲。
“沈括,我向委員長推薦了你。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你將會經曆一係列的專業特工訓練。訓練完畢後,你會得到一個新的身份,進入英租界潛伏下來。”
沈括內心其實是有些激動的,因為他的大哥、二哥便是在S海失散,想要找到他們的蛛絲馬跡就必須回到那裡。隻不過現在的S海已經成了敵戰區,返回的話,危險不言而喻。但他顧不得考慮許多,立刻敬禮道:“保證完成任務!”
戴笠滿意地點點頭道:“很好。我現在安排你和另外四名挑選出的優秀特工,同時接受訓練。記住,為你們所找的訓練師,都是各國最有經驗的教官。希望你可以把這些本事完完全全吸收,化為己用,日後也能為黨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特工人才。”
“是!”
沈括他們接受訓練的地方在武漢,而這一次培訓的單位,也被命名為軍統特訓班。
在這個特訓班裡,戴笠專門請來了很多國外的武器專家、諜報專家和刺殺專家,對包括沈括在內的五人,進行全方位的訓練。
好在沈括這家夥適應能力極強,腦子轉得也快,而且他還在前線經受過血與火的考驗,吸收新知識的速度也特彆快,得到了教官們的一致好評。
由於戰事緊張,人手不夠,沈括在集訓了一個月後,便被戴笠安排了新的任務。
這一次潛伏任務,他的身份是香港的一位富商二代,名為裴彥生,來S海租界裡和洋人做生意,而且表麵上他們家還是親日分子。他這個“二世祖”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所以想在汪偽政府謀點事情做。
此次沈括前往S海潛伏,負責與他接頭的還有兩人。一人叫郭秀英,外表看起來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村婦女,負責在租界給一家外國人當用人;另一人名為揚帆,是租界警察局裡的一個“老油條”。
在出發之前,沈括還被告知了一係列目前的敵國情報。讓他沒想到的是,戰事居然急轉直下到這種程度。在他們撤退後,南J城的守軍傷亡慘重,而日軍這一路北上,勢如破竹。
在這個階段,接連抗命的韓複榘被槍斃,川軍的靈魂人物劉湘也因胃出血一命嗚呼。
抗戰形勢極其不容樂觀。開戰僅僅四個月後,當何應欽把一份國軍傷亡數據單拿給光頭校長時,後者眼前一黑,差點暈死過去。僅是河北方麵的第一戰區,就死傷七萬兩千多人,山西方麵的第二戰區死傷三萬七千人,上海方麵的第三戰區死傷人數超過十八萬。
而這僅僅隻是四個月,傷亡就如此之大,那要是繼續往後再打一年,兩年呢?天知道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可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不能鬆勁兒。
在1938年的春天,一則名為《論持久戰》的文章從延安傳出,迅速在滿目瘡痍的大地上擴散開來。
國共雙方高層都認識到了持久戰的重要性,這也是抗戰勝利的希望所在。
而遠在皖北的遊擊隊秘密駐紮地內,沈家老大沈鐸已經換上了嶄新的軍服,手裡拿著一台破舊收音機,聚精會神地研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