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皇後真是咱大明的蛀蟲!這個婆娘!”
蔣浣說:“陛下,黃子澄三人有過教訓,所以加派人手保護自己,末將沒有機會下手。”
“哼!皇後這樣做,不等於讓允文徹底失去民心了麼?縱然能打贏棣兒,百姓也會不服。燕王那邊什麼情況?”
“回陛下,燕王剛退回北平,站在招兵買馬,並且派出一支隊伍去交戰李景隆。而瓦剌人也從李景隆後方偷襲。”
亂了,全亂了!
朱元璋鬱悶道:“瓦剌狼子野心,想趁著我大明內亂就動手動腳。咱的家事,還輪不到他們來插手。蔣浣!你立刻傳咱的旨意,命湯和率軍阻擊瓦剌,不許他們走出大同一步。等咱的家事解決了,再騰出手來收拾他們。”
“是。”
戰況一直出乎朱元璋的預料之外。
他感覺,在朱允文和朱棣之間,幕後還有一隻手在操控一切。
難道是齊王和湘王麼,不,這兩個兒子可沒那腦子。
作為父親,他對自己的兒孫十分了解。
尤其是給皇後獻連營策略之人,究竟是誰呢。
……
數日後,北平。
朱棣用極端的時間整頓兵馬,並命人去後方阻擊李景隆。
他可不擔心李景隆這個草包能把自己怎麼樣。
朱棣關心的,是怎麼進兵。
按照姚廣孝的說法,需要繞道而行,可是千裡之遙,行軍很難。
今日,軍師去忙糧草的事了,他獨自一人飲酒。
自己的兒子謀略太差,指望不上。
“王爺,張信來了。”
“哦?讓他進來。”
“參見王爺。”
“坐吧,陪本王同飲幾杯?”
“王爺,前翻盛庸夜襲我軍,是我沒能警覺,求王爺降罪。”
朱棣擺擺手:“這沒什麼,就連本王和軍師不也沒料到麼,你不懂兵略,這與你無關。”
燕王這人,最大的長處,就是善待自己人。
其實朱允文也一樣,否則也不會有人肯替他們效命。
“王爺,您接下來打算怎麼辦呢?”
朱棣長歎道:“本王也是一籌莫展呐,如今退守北平,進兵之日還未定,估計軍師這會兒,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卑職倒有一個想法。”
“哦豁?你也懂軍事麼?不妨說來聽聽。”
“王爺,我軍退守北平,朝廷很快會大兵壓境,阻斷北平哥哥要道口,讓我們進不能進、退不能退。”
朱棣不以為然:“我後方的李景隆,不足為懼,本王已命張玉前去了,李景隆算什麼。”
“王爺,李景隆是不算什麼,可是滅了他之後呢?瓦剌就就會成為咱們的大敵。國內內鬥,瓦剌乘機南下,他們可比李景隆要厲害多了。同時間朝廷也會派兵掩殺過來,我軍將腹背受敵。”
聽完,朱棣深以為然。
他確實沒想到這一層,眼光都放在朱允文身上了。
兩麵夾擊之下,朱棣的二十萬人豈能長久。
“張信,你既有良謀,可賜教否?”
“卑職不敢,王爺,李景隆不能滅,有他在,瓦剌才不至於偷襲咱們的後方,而朝廷為了困住我軍,一定會從東麵給李景隆增兵。我們要走的,始終是應天府這條路。”
“嗯……說的很有道理。本王該傳軍師來商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