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以你看,朱允文和皇後還活著麼?”
姚廣孝想了想,回答道:“目前看來,這二人已命喪朱允熥之手,因為皇後絕不會容下他。前翻有消息傳來過,呂皇後命人毒殺朱允熥,王爺可還記得?”
嗯,朱棣點點頭,確實如此。
水火不容的兩方人,朱允熥怎麼能容得下呂皇後呢。
既然呂皇後已死,那朱允文的命運也可想而知了。
現在,朱允熥占據應天,隻要朱棣一撤,朱允熥定然稱帝。
到那時,朱棣再想卷土重來,難度可就大了。
“王爺,咱們人困馬乏,不宜久持,必須立刻撤兵。萬一朱允熥改變主意,包抄咱們,局勢不妙啊。”
“可本王從來沒聽說過朱允熥募兵之事啊,他手裡能有多少人?”
姚廣孝摸著胡須,淡淡想道:“他敢放咱們出城,就足以說明他的兵馬不下十萬之數,臣也猜不到他是怎麼招募這麼多人的。不過當下不是考慮這些事的時候,我們要立刻離開應天。”
“對,退回北平去。”
現在的北平,應該非常安全了。
他哪裡知道,朱允熥在他的老窩北平,安插了五千多名暗衛。
這些暗衛已經滲透到北平各個要害位置。
就連朱棣在北平滯留的一部分人馬中,也有朱允熥安排的暗衛。
他這次出北平之征,給了朱允熥很大的空隙。
……
朱允熥站在城樓上,望著朱棣的大軍退去,隻露出淺淺一笑。
三寶和三通站立在兩旁,覺得朱允熥冒失了。
似乎是太自信了。
“殿下,一朝縱虎、後患無窮啊。”
朱允熥朝三寶笑道:“記得我讓你在北平安排的人手麼?”
“當然記得,殿下,北平基本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不管朱棣有什麼動作,都逃不過咱們的眼睛。隻是……他身邊的姚廣孝不是凡人,可能會有出其不意的謀略。”
“有張信在,不必擔心。”
“那您打算如何收攬燕王之心呢?”
“燕王酷愛打仗,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了,他喜歡用正麵戰爭來彰顯自己,我就跟他正麵較量一下。”
“殿下的意思是?”
“吩咐下去,矯詔一書,用朱允文的口氣來擬旨,命盛庸和其他部將兵圍北平。”
百萬大軍去北平,朱棣的三萬人怕是難以守住了。
就算加上他在北平留守的一萬人馬,也不夠看的。
裡應外合隻在,朱棣四麵楚歌,軍心大亂,將無戰心、兵無戰意,到那時候,便是收攬人心的最佳時機。
“三通,你現在的身份還是錦衣衛,由你去給盛庸傳書。”
“遵命!”
“三寶,召集五萬人,攜帶弩箭,備足引火之物和糧草,隨我一道去北平,咱們跟燕王好好的較量一下。”
這哪裡是較量,這是碾壓啊。
“殿下,您不稱帝?”
“不急,先讓朱棣心服口服,他這一次輸的不夠徹底。我很看好他的謀士和大將,正好為我所用。”
……
三通快馬傳書,給盛庸傳信。
盛庸不敢耽擱,馬上日夜奔襲,去往北平方向。
燕王是急行撤軍,從小路,快速回到了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