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內容是:
用掘地之法,護送燕王離開,告訴他,姚廣孝已經投降。
張信從來不會質疑朱允熥的命令,他比三寶好的地方,是話少,而且隔的那麼遠,也沒法向朱允熥討教。
“殿下,您為什麼要放了燕王呢……”
“不過放心,屬下一定會遵照您的指示,將燕王帶走。”
將信焚燒之後,張信快速到了朱棣這邊。
朱棣一夜未睡,剛躺下一個時辰,但張信能來,他也不想繼續睡了。
朱棣打著哈欠來到客廳:“張將軍,什麼事啊?是不是軍師回來了?”
“王爺,姚軍師這麼久都不回來,隻有兩個可能,一是他叛變,二是他被殺。”
“嗯?!”
燕王眼裡,姚廣孝是忠貞之士,絕不會叛變的。
張信這句話,很顯然惹惱了他。
但是,冷靜下來一想,朱棣還是覺得,人永遠是追隨勝利者的,這的鐵律,是人的本性。
現在的他,已經是籠中虎,插翅難飛。
“王爺,咱們不能久等,城中糧草不多,需要馬上離開,保存有生力量,以圖東山再起。”
“哦?本王也想走啊,但是走不掉啊。”
“王爺,咱們可以掘地出城。”
燕王忽得眼前一亮:“你說的是,挖地道?!”
“對,咱們還有數萬人,日夜忙活,挖出地道,隻要離開北平城,哪怕隻是藏於附近山中,盛庸也拿咱們沒辦法。兵法雲,原地待死者,必死死,主動出擊者——生!”
“對,你說的對,本王怎麼就沒想到呢。你親自去安排,叫上本王的三個兒子,還有張玉將軍,命全軍一起挖地道,挖兩個!”
……
通過一係列的打探,盛庸已經知道後方是朱允熥了。
但是他想派人去京城打探消息,萬萬辦不到。
路口被朱允熥給封死,退不能退。
“將軍!不如先攻下北平,殺了燕王,占據城池之後,再做定奪!咱們所在的地方,不可久守啊。”
“是啊,將軍,我們現在處於平原地帶,前有燕王,後有朱允熥,雖然他們兵少,但咱們的位置堪憂。”
盛庸有自己的想法,他說:“朝廷的情況,咱們還不清楚,如果允文殿下還活著,我們的目標就是朱棣和朱允熥兩個人,都要殺。如果殿下已經遇難,那咱們跟誰交手,都沒有好下場,誰知道將來的天下是誰人所得呢。”
那……百萬大軍擱在平原上,也不是個事啊。
一直這麼下去,糧食也會很快耗儘的。
後方到底是不是真的朱允熥,他們不知道,因為誰也沒見道朱允熥本人。
可燕王是實實在在的。
若應天府出現麻煩,他們的將來,就隻能投靠燕王了。
若應天府安然無恙,他們必殺朱棣。
這種考慮的話,剿滅後方的隊伍,是最穩妥的。
後方可能是朱允熥,也可能是其他人。
盛庸站起身:“諸位將軍,點齊兵馬,咱們先把後方的幾萬人給掃平,以求無後顧之憂。”
“遵命!”
“不過,圍困北平的兵馬不能撤,對付後方,隻需要三十萬人就足夠了。耿將軍、趙將軍、馬將軍、孫將軍、何將軍!我命你們即刻出兵,在日落之下,拿下南峽穀口,將那幾萬人剿滅!”
“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