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澄,你的確很忠心,但這樣的忠心能換來什麼呢?朱允文不如我,他少謀無斷,急於撤藩,導致燕王作亂。而你和齊泰、方孝孺三人,名為輔國重臣,實則毫無作用。我問你,你們幫過朱允文做過什麼?先問問自己有沒有真正做到臣子的本分。”
“光靠忠心就有用了麼?無能之輩,你還自我感覺良好。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全靠一張嘴來謀得高位,進而阻斷了彆人的升遷之路,我且問你們,難道這也叫為國為民?”
“國家交到你們這樣的大臣手裡,百姓能安居樂業麼?”
“朱允文撤藩的時候,你們有過極力勸阻麼?你們隻知道高呼‘殿下聖明’,卻完全不顧百姓遭受塗炭。”
“當此家國危難之際,三為重臣又有什麼作為?”
“可笑你三人還恬不知恥,覺得自己身居高位,高高在上,以謀權為重。”
“黃子澄,我先來說說你吧,你雖不貪財,卻好色,你在外養小妾,喝花酒,還要表現出一副正直人的樣子,這就是你的孔孟之道?”
“齊泰,你表麵忠心,實則貪墨兩次賑災糧餉,錢莊的存銀,有十幾萬兩吧?”
“還有你,方孝孺,忠心是不假,你們三人當中,你是最忠心的,但你也是最沒用的。自朱允文掌權之後,你沒有做過一件有利於朝綱的事,靠一篇無利於國民的破文章換來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享受你那可以不做實事,又能衣食無憂的日子。”
“嗬,三位大人,我說的可有半句虛言?”
揭老底,說實話,朱允熥這一連串的話,說的三人啞口無言,簡直無地自容。
而這些事情,都是暗衛調查出來的。
三人之間,相互都不太知道對方的汙點。
“怎麼,三位大人都不說話了麼?你們都是能言善辯之士啊,為什麼不駁倒我?”
三人低著頭,一句話不說。
朱允熥坐在地上,拍拍冷冰冰的地磚:“坐吧,你們應該忠心的,不是君王,而是百姓。若按王法治罪,黃子澄、齊泰,都應該殺頭,而齊泰應該滅九族,貪汙大罪,太祖爺絕不會輕饒。”
從古至今,這種標榜自己的文人太多了。
李善長有句話說的好——他隻要是個人,屁股上就有屎。
千裡為官隻為三者,一為財、二為色、三為名。
這三人分彆占其一,都是不折不扣的偽君子。
但是,他們的忠心也確實在曆史上留下了一筆色彩。
剛穿越到這兒的時候,朱允熥還真覺得這三人不錯,可是他讓暗衛查訪這三人劣跡,才知道現實和曆史,還是有很大出入的。
曆史是人寫的,記載的東西,總歸不太全麵。
“三位大人,我就要做皇帝了,我想請你們出來輔助。自然,我也不強求,如果不願意,就按照王法治罪。罷官奪職,抄家滅門,而且,我會將你們三個人的汙點告知天下,讓天下士子和你們的門生故吏都看看,自己的恩師和榜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三人麵麵相覷,露出委屈的麵孔。
“好了,你們是不是要繼續鬨絕食,我就不過問了。三寶,我們走。”
朱允熥剛起身要走,那黃子澄就叫住了他。
“吳王殿下!你……”
朱允熥轉過臉去:“怎麼,有事?”
“臣……臣想知道,您當真會為百姓著想麼?”
“嗬,這話不是靠嘴巴說的,我現在做出任何承諾都是虛話。而且,我也沒有必要對你們三個人保證什麼。你們可以先跟著我,看我能不能平定四海,讓百姓安居樂業,如果我做不到,你們再離開,到那時也來得及。”
朱允熥說的還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