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澄思量了片刻,點點頭:“既如此,臣願看看,殿下是否能做到為國為民。”
齊泰和方孝孺也答應了。
其實,朱允熥心裡清楚的很。
這三人能答應下來,不會是因為思想轉變的快。
思想轉變隻是其中最弱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服軟可以保全族人性命,還能先保住自己的名聲。
“三寶,給三位大人沐浴更衣,然後送他們回府,要備好車馬,還得衣帽光鮮。”
“奴才遵命。”
朱允熥一走,三人無奈的坐著。
三人沒急著回府,而是轉道去了一家酒樓。
憋了那麼多天,總算可以吃點好的了。
方孝孺哭了,他曾經發過誓,一輩子效忠朱允文。
沒想到,自己會違背自己的誓言。
“方兄,朱允熥其人,是奸是善,要看一看才知道。”
“他能打的過燕王麼?”
“那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朱允熥確實善‘藏’,過去,我一直沒把他當回事,沒想到,他的謀略和心機如此之深。”
“不知道長孫殿下現在在何處……”
……
時間過的很快,二十多天,轉瞬即逝。
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三人並未被朱允熥賦予實權,隻是作為‘近臣’使用,可以隨時見到朱允熥。
近臣的意思非常模糊,可以說是親信,也可以說什麼都不是。
朱允熥不重用他們,因為這三人沒什麼能耐,不懂賺錢、不會打仗、不顧國計民生,隻會迎合主子,做做文章罷了。
雖然三人也能提出一些對付燕王的謀略,但都是無用的計策。
而當他們知道‘財神閣’一事的時候,又對朱允熥產生芥蒂了。
太祖爺重農輕商,朱允熥則反其道而行之。
商人是什麼?在太祖眼裡,商人是下九流,是最無恥的奸詐之輩,隻知道唯利是圖,這樣的人,怎麼能被重視起來呢。
於是,一天傍晚,三人跪在禦書房外,求見朱允熥。
朱允熥知道他們想說什麼,但不急著見,讓三個人在外頭跪幾個時辰再說。
對付這類迂腐的夫子,就應該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朱允熥看完奏折,走出去時,這三個人已經跪的癱在地上了。
“三寶。”
“奴才在。”
“攙扶他們起來,一起去用膳。”